目 录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述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四、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五、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为的影
六、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下降的原因
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八、会计行业的前景
内 容 摘 要
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它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所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保证真实性、可靠性,才能获得大家的信赖。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加重要。但是现在会计造假、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存在逐渐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究其根本原因,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下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遏制腐败滋生的治本之策。明白会计诚信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方案。
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研究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述
会计是伴随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本质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做出预测,参与决策,进行监督,并实现最优经济效益。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工作虽然专业性很强,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掌握,但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企业其他的管理工作一样,存在着道德问题。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仅决定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决定于道德状况。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
3.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或文明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指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会计人员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质岗位持久稳定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是充分的认识本职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工作的道德价值,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从事会计工作。
2.熟悉法规
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3.依法办事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客观公正
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
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知识和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守秘密
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法规和单位领导人的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但这恰恰是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中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幢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帐不符合规范,帐簿混乱、帐帐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五、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为的影响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个人行为的影响。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因素,因其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修炼程度不同而发生的对会计职业行为的不同认知、判断,在会计行为发生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它可以直接指导或左右会计人员个人的会计行为。每一个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都要对它自身职业道德良心、职业道德理念、荣誉和幸福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经过再三思考方能做出决断,然后才实施其会计行为。不同的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水平会直接导致不同的会计行为。会计人员身居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整天与钱财打交道,在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不良意识引导下,也会产生道德意识的淡化,向“钱”看,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
作为会计人员,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带动了高消费趋势,使得部分道德意志薄弱、自律性不强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的诱惑,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退化甚至沦丧。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利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贪污挪用,化公为私,满足自己对物质需求的欲望。
会计人员不仅知道道德义务要求自己怎样做,还应知道其职业行为发生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随着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在的职业道德影响会计工作环境的不断完善,如职业道德评价、职业义务和职业荣誉等,也可以间接影响和督导会计人员的个体行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唤起会计人员的觉悟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能够激励会计人员更加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较自觉地按照财务规章制度去约束和节制自己或他人的违禁行为,从而指导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客观、公正、合理、合法地反映和揭示经济事项,完成社会和各单位赋予的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会计人员,在处理日常经济活动中,会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权,依法办事,有勇气冲破各种阻力,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行为的影响。无论是个体内在的道德因素,还是个体外在的道德因素,都只会对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会计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已由对会计人员个人行为的影响,发展为对会计人员群体行为的影响。
会计人员群体职业道德与会计人员个人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两大社会要素。会计人员个人的职业道德影响着会计人员群体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个人职业道德水平高,有助于提高个人会计行为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群体会计行为质量;相反,会计人员个人职业道德水平低,将会导致个人会计行为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会计人员群体会计行为质量。
会计人员群体职业道德又制约和规范着会计人员个人职业道德的发展。会计人员群体职业道德水平高,将会引导、制约或规范会计人员个人会计行为,并促进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些公司企业,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虚增利润,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欺骗社会公众,损害国家、集体和相关经济利益人的利益。
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不仅受到非会计职业领域人们行为的影响,更为重要或更为直接的是受从事会计工作这一特殊职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会计行为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其会计行为,已成为现阶段会计职业界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3.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在整个经济运行和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会计诚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更是会计行业 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1)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易方式的发展,诚信也被赋予 更多的物质内容,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道德缺失, 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秩序发生混乱,企业间的交往就会中断。只有坦诚的信息披露才能取信于市场,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放眼望去那些成功的企业,无不是把诚信作为必备的品质之一,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
随着市场经济由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在会计活动中,会计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动力和源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的规则。
(2)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会得到利益,而失信者必将付出代价。
六、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水平下降的原因
1.利益驱动,诚信缺失。会计人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妥协,违反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
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未能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2.会计法制观念淡薄,监督制约机制乏力。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这是现实生活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
3。财务业务水平偏低,缺失钻研业务的精神。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督促检查和行业自律,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一个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反复地进行就能形成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要及时掌握时事政策知识、财政税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电脑操作知识等相关知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讲求实效、艰苦朴素、公平公正的态度。
八、会计行业的前景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健康、有活力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又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并根据我国市场经济行的实际客观环境充分完善会计制度,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同时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尤其是与法律、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步。通过社会各方面,全社会共同重视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思想,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应提高自身修养。企业负责人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不再为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作假。会计人员能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能自觉、大胆地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用适当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将会走出两难的境地,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参 考 文 献
1、广东会计从业研究组,201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叶陈刚,2002:会计道德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陈毓圭,2002: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4、王开田,1999:会计行为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韩传模,200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