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浅析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浅析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4 22:31:49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浅析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4268
目 录
一、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四、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五、提高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水准的措施

内 容 摘 要
职业道德,又称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规范会计人员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我国,会计职业界虽然十分关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但从现状来看,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并不理想。本文首先介绍了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然后分析了造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为社会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外,还必须具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高。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建议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广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会计职业素养和执业质量,是新时期以德治国,建立和谐社会和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比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实行人道主义;商人的职业道德是买卖公平、童受无欺;军人的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不怕牺牲,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独立、客观、公正,这些职业道德规范用来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以保证职业活动正常进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根据我国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应当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守则》的有关规定。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师范现象也严重存在,导致目前人们对道德认识比较混乱,这些现象和模糊认识同样反映在会计职业道德领域中。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作为社会规范,均属于会计人员行为规范的范畴,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体现在他们有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在作用上相互补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区别表现在两者性质、作用范围、表现形式、以及实施保障机制的不同。
 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在贫富两级严重分化的现实社会面前,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观”较过去有明显的不同,人们对生活追求也出现了层次多样化,赚钱的手段和方式也灵活多样,使一些会计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心浮气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在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少部分会计人员由于素质较低,没能抵挡住诱惑,从而丧失了原则。例如,对会计资料故意伪造、隐匿甚至是损毁,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对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以及虚假经济指标,使得政府的相关决策受到了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受到了扰乱;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压根就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缺乏敬业精神和职业理想,将会计工作简单地认为就是算账,以至于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缺乏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而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却未能与之相适应,这是造成上述情况存在以及产生的原因之一。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 自律环境不完善
行业自律环境不完善,使得一些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放松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从而导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从本质上看从来就不是会计人员个体的事情,而是职业整体的自律。对于经常与钱财打交道的会计人员来说,经常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诱惑,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不强,自律意志薄弱,必定会成为权、财、色的奴隶,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要实现这种团体自律,建立健全相应的自律环境就是首要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它是实现会计人员自律的基本组织保障。
(二) 内部控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不健全,使得监督制约机制不严,给会计造假以可乘之机。企业管理者为谋求个人或企业暂时的利益,可能会命令会计人员调整会计账目。一些会计人员利用单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和个别领导的不良道德意识,违规操作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三)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
我国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滞后于经济发展,尚不完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会计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的现象,造成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自我约束能力。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遵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为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四)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会计资格,会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会计知识培训, 连基础的会计专业的知识都不掌握。多见于一些民营企业,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会聘用外人而选择自己家人或是熟人,这些“可信赖”的人员却不具备起码的会计专业资格,没有会计经验,不懂会计制度,没有会计制度意识,甚至无法做到最基本的规范处理会计业务,更谈不上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五)企业领导的指使。
会计人员屈从领导压力,被动作假。会计人员并非为个人利益,主动故意造假,而是为了企业领导某方面考虑,迎合企业决策。在目前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为了打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有关法律,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
 五、提高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水准的措施
  (一)建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大力宣传我国职业道德准则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测评价系统。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系统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判断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及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其次,在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时,建议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组织成立道德委员会。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要对会计人员“责业、廉业、精业、勤业、敬业、爱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道德示范、媒介褒贬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优化是会计从业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对会计行为的优化不仅需要奖励的正面激励,而且需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即负激励。其次,尊重与信任也是会计行为主体的一种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能激发工作热情,消除畏难和偷懒的心理。最后,会计行为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不仅依靠奖惩,还要依靠公平的待遇,即按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会使会计人员心中警钟长鸣,其实有这么一条道德约束,本身也是对会计人员的保护。
  3、净化外部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建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不是光是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还要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从而净化外部环境。各行各业都应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整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的作用。会计人员要严格贯彻执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努力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分明。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如新的《会计法》有关法律责任中规定了对各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各种违法行为达到何种程度才构成犯罪,应依据那些条款给予何种处理,这些问题均无具体标准。因此,作为立法部门和一些主管部门,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执行办法等配套法规,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增强其可操作性。

参 考 文 献
刘绘娟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银行会计职业道德 下一篇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