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论.............................................................3
应收账款的含义...............................................4
应收账款的确认时间...........................................4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5
(一)降低了企业的营运能力....................................5
(二)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5
四、目前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6
(一)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6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6
(三)销售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6
(四)缺乏信用管理............................................6
五、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7
(一)制定合理科学的信用政策..................................7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7
(三)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8
结论............................................................9
参考文献........................................................10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持续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有许多企业因未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为此,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迫在眉睫。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善的弊端以及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 应收账款 现状 管理措施
浅谈企业应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
应收账款是指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售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等。应收账款是每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是企业以信用方式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销售收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商品赊销,商品的赊销也就形成了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二、企业应收账款的确认时间
应收账款的确认时间与营业收入的确认标准密切相关,应收账款通常应该在销货完成、商品所有权转移给买方或劳务提供时予以确认。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确认营业收入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三)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人企业;(四)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确认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一般按照与接受劳务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的金额确定。如果满足上述相应的条件,那么企业即可确认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虽然企业确认了收入,但是,如果企业没有收到现金或者其他形式的资产,那么,该笔交易就是赊销。此时,在会计上既要确认销售收入,又要确认应收账款。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行业和特殊的交易,例如建造合同、分期收款销售、代销、售后购回与其有关的销售收入和相应的应收账款,则要遵守一些特殊的确认原则。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应收账款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其主要表现为:(一)降低了企业的营运能力。营运能力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营运能力的高低,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有很大影响。而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营运能力高低的两个重要指标。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运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二)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流转税的支出。不管销售款是否回笼,只要销售收入成立,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各种流转税。二是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上述情况势必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产生不良影响。
四、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客户不按合同、协议规定归还到期债务是负债方的一种违法违章行为,或有的因合同不规范被客户利用,收到货后,以各种理由推迟付款或拒付,形成呆账。企业应重视债权人,有权利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有些客户超过期限(信用期限),客户认账,但以资金紧张或企业亏损为理由拖欠账款。还有些客户以企业改制为由,故意拖欠账款。针对这类状况,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但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管理人员没有把责任落实,使得潜在坏账越来越多,甚至形成呆账;(三)销售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企业在销售考核体系中,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额挂钩,却忽略了货款的回笼,这就加大了坏账的可能性,因为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指标的完成;(四)缺乏信用管理。大多数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就轻易地将产品赊销出去,这就加大了坏账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程度普遍较低,相当数量的企业或单位不能严格信守合同契约,而很多企业并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五、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科学的信用政策。实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采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预计要负担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当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这种信用政策。企业的信用政策一般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政策制定,必须将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综合起来考虑,在销售额增加的同时,力求使信用成本最低,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最大化。 值得强调的是,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必须借助行业平均信用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信用政策;(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企业的信用调查。通过历史记录和信用调查,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在调查中可采取直接调查和查询企业财务报表、咨询企业开户银行等间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2、建立信用限额管理制度。信用限额是指企业给予客户赊购商品的最高余额。由于信用限额是在企业对客户授信之前,根据客户的经济实力和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大小确定的,有利于降低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水平,控制信用的泛滥和企业资金的紧张程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3、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赊销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客户能否严格履行信用条件,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客户的信用品质,二是客户现金持有量与调剂程度。需要强调的是,对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即追踪分析应以那些金额大的欠款或者信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对这部分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行延伸性调查和分析。4、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账龄分析表能总体反映客户信用的期限、信用额度以及实际还款的情况,通过动态分析,有利于制定和修订信用政策并作为确定重点催收账款的依据,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三)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1、加强管理与监控。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营销往来的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2、加强内部核算。分别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如企业与购货经销商直接的销售业务、产品退货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与程序以示区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3、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企业采取怎么严格的信用政策,都会出现坏账损失。企业应根据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进行预先估计,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结论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是影响企业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关键原因之一,账款拖欠使造成的损失也是企业经营性风险的主要来源,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将它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应收账款,不能只交由财务部门来处理,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特别是最高管理层的重视,自上而下的推行,才能奏效,尤其是应收账款比较多的企业,更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避免出现销售人员携款潜逃的尴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正确运用赊销方式,降低风险,占领市场,扩大盈利,促进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参 考 文 献
1.刘慧立:浅谈应收帐款的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
2.马化征:浅析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
3.郝爱文:应收账款管理探讨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9)
4.杜典初、王梅: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期刊论文] -当代经济2007(6)
5.彭崟: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期刊论文] -商场现代化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