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特点会计管理模式的新要求
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内 容 摘 要
我国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它是使企业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为企业、国家、个人等提供信息,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提高经济效益,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的利益。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管理
我国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它是使企业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为企业、国家、个人等提供信息,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提高经济效益,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的利益。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特点会计管理模式的新要求
1、确立自主理财的主体经营服务地位。“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法人资格,变为经济实体,确立了主体地位。会计作为企业专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成为服务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理财主体,并确立了理财的主体地位。因此,应按照企业赋予它的理财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确立自主理财的清产核资规范制度。“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分离组合日益频繁,企业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单一的国有企业将向合资、合作、联营、承包、股份制、集约化公司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转化,这样必然带来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产权的转移和变化,形成价值形态的变化和流动。
3、确立自主理财的资金管理运作中心。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说到底都是资金运动的过程。而资金运动既有起点,又有终点;既有实物形态,又有价值形态;既有动态,又有静态(相对而言)。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从理财的角度,如何全方位管好资金的变化与走向,是建立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
4、确立自主理财的成本核算管理网络。建立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好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目标成本中心;二是要建立成本核算体系;三是要建立成本考核制度。要以责任成本为重点,形成成本管理系统网络。
5、确立自主理财的效益目标考核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根本目的,就是实行集约化管理,确保效益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财会工作要以追求最大效益为理财重心,建立效益目标考核机制,做到优化资金使用效能,以最小的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
6、确立自主理财的决策参与管理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和管理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会计为其服务的主体地位。会计是反映资金运动全过程的,企业的一切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
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管理工作,规范会计行为管理,严肃会计管理制度。一是由于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企业总机构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需要,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完成总机构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享受相应的经济权益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二是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广、分支机构多、物资流量和资金流量大,企业必须从商品经营为主转变为以资本经营为主。总机构应成为投资中心和分配中心。分支机构成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要适当划分各级管理权限,费用计划管理,资金有偿使用。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为股东或投资者谋求最大的回报。根据这样的目标要求提出以下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1、适当集中财权,强化管理。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2、建立完整性与系统性相互协调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现代会计管理制度应按横向与纵向都完整的原则构建和设置,会计管理制度构成应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又要对各会计分支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会计管理制度完整性与系统性协调统一,既要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准则或制度,又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既要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管理制度,又要包括各企业根据统一会计准则或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完整性与系统性又是一个相对的动态过程,需要反复多次的调整,才能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3、强化会计管理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各会计主体强化自我约束机制,是确保会计管理制度正常执行的主要措施。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强化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是各会计主体应根据国家统一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制定出与本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以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各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应从增进局部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双重观念出发,督促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规守法。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各有关部门对于严格执行会计管理制度的会计主体给予各种形式的嘉奖,而对违反会计管理制度、损害国家利益的会计主体给予相应的处罚,以督促各会计主体从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利益出发,自觉遵规守法。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与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再就是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以利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4、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实行公司内部财务信息联网,提高财务监控质量。 5、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市场加入WTO交易网络,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要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会计规范的国际化,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国际会计规范的构成构建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框架,比如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尽早实现从行业会计管理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的转变,补充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修正和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中有关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范围和原则。 6、按市场经济要求构建现代企业主度下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其内在规律性,会计管理制度变革是从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行政行为,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会计管理制度变革是依据一定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特征,对原制度进行修正和革新。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要考虑市场环境,要体现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及其规范化的要求,以便能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 7、改革行业会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会计规则。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使现代企业制度能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可比性,制定和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尽快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
总之,只有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新的会计管理体制,才能适应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需要。
参 考 文 献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z]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李叶山等 现代企业制度一经营一管理[M]企业管理出驻杜,19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