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等问题相关概念的解释
二、以相关实例归纳和解释相关的问题
三、相关税务和会计处理
四、几点思考
内 容 摘 要
现代企业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回笼与结算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防止坏帐发生,而进行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返利是管理的常用手段,是企业商品销售业务中经常发生的会计事项。它们都与销售商品业务有关,也不可避免的发生销售退回事项,这些都为会计核算增加了细节,所以,对这些情况的会计处理应区别对待。产品销售利润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找出本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下期目标利润的编制,企业利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能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不断增加盈利。
销货折让折扣问题研究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往往采取各种组合式的销售策略。
一、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等问题相关概念的解释
1.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后,由于商品的品种、质量与合同不符和其他原因,而给予购货方价格上的减让。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销售折让应当在实际发生时直接从当期实现的销售收入中抵减。
2. 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是企业在销售行为发生时,由于货物本身的原因(如质量问题)或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时结清货款而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惠,两者虽然提法不同,但笔者认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一般情况下,销售行为均有可能发生销售折扣,销售折扣实际上是一种价格上的减让,折扣的程度就是销售折扣率,折扣的多少就是销售折扣额。
二、以相关实例归纳和解释相关的问题
1.销售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的折扣,如果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则该实物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应视同销售计缴流转税。
如,某时装公司因为产品的时效问题将原定价为800元/套的西服按照八折的折扣率销售给某百货公司10套,共计实现销售额6400元,如果按照原价进行销售,则销售额将为8000元,这里的差额1600元就是折扣额,八折就是折扣率。
又假如,该时装公司为了促销,决定购货者每购一套上述西服即赠送出厂销售价为90元/套的衬衫两件。百货公司向时装公司购买10套西服时,时装公司需同时向百货公司赠送20件衬衫。这20件衬衫就属于实物折扣,应按照正常出厂价计算1800元销售额作视同销售计缴增值税的处理。
2. 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了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的交易中,企业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可能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债务人在不同的期限内付款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付款时间越短(越早),折扣越大。所以,现金折扣实际上是企业为了尽快向债务人收回债权而发生的财务费用,折扣额即相当于收回债权而支付的利息。提供赊销信用企业理应恰当采用现金折扣策略,以便尽早收回赊销货款,减少购货方无偿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减少坏帐损失和收帐费用。因此现金折扣对销货方来说,实质上是企业为了提前收回货款而支付的代价,它直接反映企业调度资金的能力。确定现金折扣数额的基本原则是:既能对赊帐客户具有吸引力,又能使企业从加速收回货款中获益。
例如:某公司全年赊销额600万元,原信用条件为:信用期限三十天,没有现金折扣,估计发生坏帐损失和收帐费用分别为赊销额的2%和1%。现在打算给予现金折扣优惠,信用条件为:“2/10、N/30”估计占赊销额60%的客户会在现金折扣期限内付款,坏帐损失和收帐费用将估计比原来降低50%,该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为20%,则有关数据计算如下:
现金折扣的成本:600 ╳ 60 % ╳ 2% = 7.2万元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600╳60%)/36╳(30-10)╳20% = 4万元
坏帐损失减少额:600╳ 2% ╳ (1-50%)= 6万元
收帐费用减少额:600╳ 1% ╳(1-50%)= 3万元
企业因采用现金折扣而增加的收益为:
4 + 6+ 3 - 7.2 = 5.8万元
由此可见,提供现金折扣信用条件不仅可以提前收回货款,加速资金周转,而且可以为企业增加收益5.8万元。现金折扣作为理财活动来处理是必要的,当然现金折扣的大小视客户与资金市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相关税务和会计处理
第一种情况是折扣或折让与销售业务同时发生,此分三种情况处理:
一是销售时直接给予对方的价格折扣或折让,企业直接减少开票和收款金额,或将销售额和折扣(折让)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企业按照销售净额做销售并缴纳流转税,无需进行其他帐务处理;
二是销售时企业将折扣(折让)另开发票,则不论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能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折让)额缴纳流转税;
三是销售时与购货方谈妥按照现金折扣的形式进行优惠,则销售方可以选择按照总价法或净价法予以确认。在按总价法处理时,销货方先全额确认销售额,待实际发生现金折扣时再做冲减应收账款和增加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在按净价法处理时,先按扣除现金折扣后的余额确认应收账款,如果后来实际未发生现金折扣,则将预计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不过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企业采用净价法处理现金折扣。
第二情况是折扣或折让发生在销售确认后,如果由于货物本身的原因(如质量、规格等问题)不符合要求,可能要求购货方给予一定的减让,此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是企业可以依据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购货方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企业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按照退货或折让金额冲减原销售额并相应减少应纳流转税;
二是企业如果不按照上述规定处理,则不管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能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折让)额而少缴纳流转税。
另外,企业支付的销售佣金不得抵减相关销售业务的销售额和应纳流转税,符合规定的销售佣金计入销售费用(或营业费用)并在所得税前前扣除。企业支付的销售回扣不管如何进行财务处理,均不得抵减销售额,不得少缴流转税,也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四、几点思考
(一)从理论上说,现金折扣实质上是销货方的一项贴现业务,是购货方的一项筹资业务,对购销双方来说都是与调度资金有关的理财活动。因此,现金折扣发生额应列入的“财务费用”帐户,不宜作为销售收入或采购成本的抵减项目处理。从加强财务管理,增强企业理财意识,提高对现金折扣的认识的角度出发,销货方可以增设“现金折扣”帐户,购货方可以增设“应享现金折扣”帐户,以便现金折扣能在会计记录上得到全面反映。这样,有利于企业作出理财决策,有利于对财务管理人员理财业绩的考核。从会计核算方法来说,销货方的应收款项宜采用总价法核算,购货方的应收款项宜采用净价法核算。
(二)销售折扣可以理解为现金折扣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在购销业务成立时就付清货款而给予的折扣,是及时结清货款而给予的现金折扣。但是,如果在销售行为成立时购买方不能及时付清货款,销售方与购买方商谈根据付款期限的长短予以不同的折扣,这种折扣已与销售行为本身的关系不大,更突出的问题是出于对尽快收回资金的考虑,此时的情形即符合会计制度对现金折扣所规定的特征,所以,此时的折扣就应该称为“现金折扣”。
销售折扣伴随于销售行为发生,并在发生时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或计入销售费用(或营业费用);而现金折扣则是以销售行为的发生为前提,伴随于销售行为之后发生,是从对资金回笼的角度进行的考虑,并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三)销售折扣(或折让)与折扣销售混为一谈。销售折扣(或折让)是因销售行为而发生的折扣(或折让),强调的是折扣额和折让率,因此其本质上讲的是折扣额或折扣率的问题;而折扣销售是一种有折扣的销售,强调的是销售,因此其本质上讲的是按照一定的折扣形式进行的销售行为。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意识逐渐加强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对企业理财重要性的认识也会彻底转变,从而也会全面带动我国企业理财活动展开。
参 考 文 献
1、作者: 许芳霞, <<社科纵横>>2004年 第04期 《企业购销活动中的折扣与折让核算》
2、《2006现行财务会计规章制度与会计准则实务全书》 2005年12月中国知识出版社出版 主编: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