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会计职业道德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的特点
三、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存的问题
四、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内 容 摘 要
社会对会计相关工作日趋重视,而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则尤为关注。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应具备的良好品德,然而一些会计人员为实现个人利益,置岗位职责于不顾,蓄意做假账,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本文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含义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简单的说就是一般社会公德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规范的准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体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往往不尽如人意,或是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或是出于个人私利的考虑,会计人员常常违反会计职业道德,扰乱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为此,我们必须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提上日程,以此来不断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会计职业道德的具有的特点
一是广泛的社会性。会计人员是财务信息的重要提供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信息使用者想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时,都离不开客观、完整的会计信息,可见会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是相对的稳定性。不论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社会都会赞同和鼓励会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任何的社会制度都不会容忍财务信息造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
三是利益的相关性。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投资者之间等都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或国家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会计职业道德允许其获得合法的自身利益,而杜绝其损害社会、国家利益;
四是较强的约束性。会计有关条例中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将会计职业道德部分内容纳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约束职能。
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存的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环境不佳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环境较差,表现为会计人员受制于单位负责人。由于大多数会计人员为合同聘用制人员,他们的衣食住行等花费主要来源于工资,而单位负责人则掌握着其“生杀大权”,当两者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为保住“饭碗”,不得不向单位负责人妥协。单位负责人指使、授意或暗示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而外部法律部门也没有给予会计人员应有的法律保护。
(二)会计人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
会计人员执业能力差异较大,突出的问题是会计专业知识匮乏。会计职业重视专业技能和实际经验,由于其入职门槛相对不高,使得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偏少,这就加大了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难度。一些会计人员得过且过,自觉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不够熟悉,无法准确理解和运用会计核算制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三)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对法律法规不熟悉,亦不清楚自己的哪些行为会构成犯罪,法律意识淡薄。一些会计认为:会计工作只是记账和算账,即使出现差错也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对职业道德规范一无所知。此外,部分会计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顾法律的严厉制裁,与单位领导相互勾结,挪用公款,通过虚假会计账务处理来逃避税务、损公肥私。在金钱和职位的诱惑下,一些会计人员敢于以身试法,利用各种手段会计造假,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禁不止,财务人员虚列权益、虚增利润、捏造虚假报表等现象时有发生,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却没有对会计职业道德监督问题进行阐述,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会计人员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目前仅有《会计法》等少数制度、准则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但对会计人员违法职业道德的处罚却没有形成正式、详细的法律法规,这也使得在处理会计人员违规执业问题上无法可依。
案例:1997年2月琼民源的年报所披露的所谓4.41亿元的其他业务利润和6.57亿元的资本公积金,此外还有东方锅炉、蓝田股份、四通高科、黎明股份、银广夏等多个公司经查实,存在严重会计账簿造假;2001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汇集报表严重失真的企业占有68%,有的虚盈实亏,有的虚亏实赢,有的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2002年财政部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以及相关的91家会计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处不实资产115亿元,不实利润24.2亿元,有22家企业存在账外设账问题,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回第十次会议上,李金华提交了2003年度审计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从长江堤防再现“豆腐渣”工程,到体育总局滥用奥委会1.31亿元资金,再到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导致损失或潜在损失32.8亿元,国有资产流失45亿元;2004年审计38个中央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3.5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和其他不合理开支。
通过上诉大量数据的枚举不难发现,我国会计行业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
要加强对各单位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法规培训,逐步净化会计职业环境。可以大力倡导恪守职业道德的风尚,重视对各单位负责人道德觉悟的培养与提高,使其以“德”行政,廉洁为官。各单位应积极鼓励能够引导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行为,严厉惩处那些威逼利诱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此外,还要健全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相关法规体系,以自律与法律约束结合的方式来规范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行为,为会计人员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二)加强对会计队伍的后续教育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自觉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各单位要将会计人员后续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学考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后续教育的有效性。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会计人员绩效等挂钩,以督促其努力提升会计专业技能。会计人员也应注重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主动学习职业道德知识,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三)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惩处力度
规范会计人员行为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还应借助法律手段。应当将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纳入到会计法律制度中,例如在《会计法》中加入诚信档案等相关条款,明确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同时,加强会计立法的权威性,对于违纪违法问题,一经查出,一律严肃处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经济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正当权益的法律保护,严厉惩处威逼利诱会计人员进行不法勾当的行为。
(四)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和控制,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完善。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监督机制,通过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将会计人员从业期间职业道德方面的信息归档,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予以相应的表彰和惩处。对于一般违反职业道德的,应采取教育方式,提高其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对于严重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应取消其会计执业资格。只有形成一套客观、公正的监督体系,才能有效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姜红岩.试论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贸.2011,(18)
[2]史银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J].山西财税,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