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现金流量的内涵 二: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1)所得税对投资现金流量的影响 (2)所得税对营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3)所得税对投资项目终止阶段现金流量的影响 三: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一)折旧方法的不同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二)会计跟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不同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1):会计折旧年限大于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情况 (2):会计折旧年限小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现金流量作用。所得税支出是企业的一项现金流出。对现金流量具有直接影响;折旧的方法不同,对现金流量亦有重大影响。研究和掌握所得税皮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对于企业合理选择折旧主法,科学计算所得税费用,从而减少其对现金流量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所得税;折旧;现金流量
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影响研究
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因素有很多,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所得税和折旧。在投资决策分析中,我们预测的是税后现金流量,所得税支出是一种现金流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发生各种费用支出,这些费用支出会使企业利润减少,所得税费用相应降低,产生税收抵免效应。探讨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有利于企业重视现金流量的作用,合理选择折旧方法,科学计算折旧额和所得税费用。
一、现金流量的内涵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某个项目所引起的现金净收入。具体而言,是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总流入量与现金总流出量的差额。现金流入量包括营业现金收入,收回的资产余值和营运资金,现金的流出量包括投资资、营运资金、付现成本和所得税。在财务会计中,我们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并以此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投资决策中,我们采用收付实现制来预计现金流量,因此各期的现金流入量主要是销售收入。现金流出量主要是除折旧意外的以现金支付的付现成本,对于现实中常常出现的赊销、赊购情况,需要对预计的现金流量作相应的调整,数额不大时,也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现金净流量主要由税后净利润和折旧两大部分构成,即:
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折旧
二、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一)所得税对投资现金流量的影响
投资现金流量包括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两部分,但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一般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不影响企业损益。因此,不受所得税的影响。如果企业以原有的旧设备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在计算投资现金流量时,一般要以该设备的变现价值作为投资额,相当于一项现金流出,企业可能会由于该投资支付而减免相应的所得税。
投资现金流量=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设备变现值一(设备变现值一账面净值)×税率
例如,A企业要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若更换旧设备,可获得变现价值收入10万元,该设备的账面净值为8万元,则出售该旧设备可得收入2万元,需要支付所得税0.5万元((10-8)*25%=0.5),从而导致产生现金净流量10-0.5=9.5(万元),但如果出售时该设备账面净值为12万元,则产生损失2万元,这笔损失可以作为一项费用在税前扣除,产生0.5万元的税收抵免效应。由此导致产生现金流入量10+0.5=10.5(万元)
(二)所得税对营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企业缴纳所得税会引起现金流出,折旧作为一项成本,在计算利润时已经扣除,但由于它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补偿,不需要在后期支付现金。因此,可将其作为一项现金流入,扣除了所得税影响后的费用净额,称为税后成本。企业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扣除所得税后是税后收入。
税后收入=销售收入×(1一所得税税率)税后成本=总成本×(1一所得税税率)营业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税前利润×(1一所得税税率)+折旧
=(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折旧)×(1一所得税税率)+折旧
=收入×(1一所得税税率)一付现成本×(1一所得税税率)+折旧×所得税税率
(三)所得税对投资项目终止阶段现金流量的影响
投资项目终止现金流量包括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营运资金的收回。营运资金的收回不涉及利润的增减,不受所得税的影响。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如果等于预定的固定资产残值,那么也不受所得税的影响。如果两者不相等,其差额会引起利润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所得税和现金流量的增减。例如,企业在进行某项投资时。预计残值为20万元,实际收回时,残值变价收入为18万元,这2万元的差额相当于一项亏损,能够抵免所得税0.5万元;如果残值变价收人为25万元,相当于产生了5万元的利得,企业要多缴纳1.25万元的所得税.造成现金流出。
三、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计提折旧,以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是影响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理在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抵税效应。
(一)折旧方法的不同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其中包括对折旧方法的选择。从目前来看,企业广泛使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不同期间的现金流量影响很大。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时间补偿造成影响;其次,不同的折旧方法所导致的年折旧额计提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受冲减的程度。因此,企业应当利用这些差异,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折旧方法。以达到最佳税收效应。
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后的净值在规定的年限内平均予以分摊计算折旧额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折旧额每年都相同,对各期现金流量的影响也相同,不存在各个期间内增加或减少税负的情况。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明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即: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限总和)×100%
从公式可以看出,在年数总和法下,每年的折旧率都在发生变化,相应的折旧额也发生变化。
3.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上期固定资产净值掌年折旧率由公式可以看出,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每年的折旧率保持不变,年折旧额却逐年递减,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前的两年,应将固定资产净值进行平摊来确定折旧额。
采用平均年限法时,每年的纳税额相同,税负在5年内平摊,相应地年净现金流量也维持在相同的水平上,而采用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时,企业的折旧额在前两年较高,后几年较低,从而导致前期的所得税费用较低,净现金流量较高,相当于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加速折旧法加快了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的补偿,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同时。由于前后期折旧计提差额较大,利润波动也较大,会使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受到影响,降低公众的投资信赖度。但从整个期间来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企业的折旧总额和净现金流量总额都是不变的。
(二)会计和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不同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我国的企业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缴纳所得税,而不是按照会计利润计算所得税。按照新准则规定:会计与税法中有关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于一些调整项目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缴纳所得税。
1.会计折旧年限大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情况
当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大于税法规定的年限时,超出的部分不允许计提折旧。这时,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受规定残值的影响,具体而言可分为三种情况:
(1)会计估计残值与税法规定残值相等。此时,固定资产在报废中没有产生损益,不会导致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化。
(2)会计估计残值小于税法规定残值。此时,固定资产的实际残值收入与税法规定残值收入之间产生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具有抵税作用,使企业现金流量增加。
(3)会计估计残值大于税法规定残值。此时,企业计提完折旧后的残值变现收入应按照税法规定纳税,导致企业产生现金流出。
2.会计折旧年限小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的重要内容,如果企业不提或少提折旧,就会使成本减少。应纳说所得额增加;如果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折旧,会减少企业利润和现金流出。如果企业实际的折旧年限小于税法规定的年限。固定资产在清理时,既有一部分未提完的折旧,也有税法中规定的残值,而企业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提折旧,具体而言:
(1)当固定资产未提完的折旧等于清理残值与税法规定残值之和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未产生任何损益,不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2)当固定资产未提完的折旧大于清理残值与税法规定的残值之和时,企业应对这部分净收入差额计算缴纳所得税.从而导致现金的流出,净现金流量减少。
(3)当固定资产未提完的折旧小于清理残值与税法规定残值之和时,由此产生的这部分净损失具有抵税作用,从而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入,净现金流量增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增加企业折旧会使利润减少,所得税减少。现金流量增大。折旧与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作用是相互的,不同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都间接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现金流量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着重分析所得税和折旧的计量方法,以使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效果达到最优水平。
参考文献
【1】瑚星辉.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叨.当代经济,2005(5)
【2】吴斌尧.浅析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们.会计师。2010(2)
【3】金萍.用折旧调节现金流量叨.企业管理,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