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 言
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商业竟争产生应收账款
2、商品成交时间和提供货物、劳务等时间不一致,产生应收账款
3、质量保证金的存在
应收账款的风险
1、信用风险
2、资金流转风险
四、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5 合同的签订存在问题
4.2应收账款绝对数的增长加大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
4.3收款不力,坏账比率高
4.4应收账款中的坏账确认不及时,给企业造成虚增资产的假象
4.5企业内部控制不全,催收力度不够
五、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及建议
5.1建立信用管理机构
5.2建立应收账款清欠部门和相关责任制度
5.3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分析
5.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5.5应收账款的转让和抵账
5.6利用法律手段
结论
内 容 摘 要
应收账款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资产,增加了企业确认的主营收入,表面上显示了企业的销售业绩,但同时,它也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过多的应收账款,往往会让企业陷入资金链无力甚至断掉的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主要从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风险、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几方面来详细论述应收账款的各种问题及分析,并在随后针对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一、应收账款的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简单说,就是销售方为购货方提供货物或劳务等商品,而购货方未能及时给予现金结算,而造成销售方在处理这一商品购销行为时,在自己账面上用应收账款科目来解释,因此,对销售方而言,应收账款是一种债权,而这项债权,却被购货方占用,对方可以任意调度使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形成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效益。而这一过程的长短,对企业经营效果来说影响很大。
二、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商业竞争产生应收账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同等价位等前提下,企业迫于经营压力,不得不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量。而这一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但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商品成交时间和提供货物、劳务等时间不一致,产生应收账款。这是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是落后,结算所需时间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关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
3、质量保证金的存在。在经济活动中,特别是施工企业,在工程完工结算后,购货方往往会要求一定时间内,施工单位要有保质的期限和责任,因此,在施工款项中按一定比例算为质量保证金,在保质期限过后才给予支付,这也是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增加的方式。
应收账款的风险
信用风险。由于应收账款是暂时还未取得的现金注入,购货方付款能力如何,是否能及时付款等等,成为了一个不太确定的未知数,甚至很可能企业无法收回货款,从而给企业造成风险,这就是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一方面,企业为扩大销售,采取赊销等手段来增加收入,从而为应收账款的增加,坏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企业对购货方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等不是太了解,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销售业绩和占有市场份额而盲目销售,导致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增加。
资金流转风险。应收账款占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加剧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又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
四、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合同的签订存在问题。
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往往对与经常发生业务的客户达成口头协议,未形成书面协议。即使签订有合同,在对合同要约签订时不够仔细,对收货方不能形成有效制约,从而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例如:2011年长虹集团进军海外市场,在与APEX公司签订合同时没有明确标明双方享有权利和承担的责任,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危机。
4.2应收账款绝对数的增长加大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
据证卷时报网2013年9月数据表明,截止2013年上半年,244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累计为4682.40亿元,而应收账款总额为2.24万亿元,是净利润的4.79倍。应收账款的增幅,同比增长高达33.56%。而上市公司之间,由于大量关联交易的存在,致使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增大,使其占流动资金的比重逐年增加。增大了应收账款的管理范围和难度。
4.3收款不力,坏账比率高。
据中国资本证卷网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3月,482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3050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达到4%左右。另外据统计,至2013年中期,存在很多上市公司对一年内应收账款不进行坏账计提,如大同煤业、山东海化等,如增加这一部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还会大幅度上升。另据人民网统计,以中石油为例,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债务人欠款金额合计为365.85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41%。其中,公司应收账款中应收持有公司5%(含5%)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的款项为219.55亿元,占公司近900亿元的应收账款总数的24.39%。持有中石油5%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是中国石油集团,其持有中石油86.35%的A股股权。可见企业之间,上市公司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挤占。而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没有提供有效手段,企业之间三角债情况增多,资金的相互占用,形成不良循环,导致收款不力,从而产生坏账的比率也无形增高。
4.4应收账款中的坏账确认不及时,给企业造成虚增资产的假象。
应收账款的增加,无疑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企业的资产,同时也在损益表中体现了一部分的主营收入。但是由于这部分债权并未转变为现金流量,随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回收不能实现,而有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又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来使用,因此,给企业造成资产虚增,收入扩大的假象。另外,由于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疏于管理,对于坏账确认不及时,只在年末一次性计提坏账,而已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不做处理,又在账上长期挂账,同样造成企业资产的虚增。
4.5企业内部控制不全,催收力度不够。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权责不明晰、没有具体的负责人来负责、没有建立定期的清查制度、单位之间不能有效及时对账、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少相应联系、领导的主观喜好、营销人员工资与销量挂钩等等,可以说,内控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也是应收账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在催款力度上,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或领导小组,对跨地域发生业务往来的客户不能及时评价其信用信息,财务人员监管的不力,导致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处理相关款项,没有及时的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而部分经营管理者,又只注重生产经营管理,只注重扩大生产和提高销量,从不积极清理应收账款,造成大量资金占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有效使用。
五、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及建议
5.1建立信用管理机构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信用评价或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调查,比如对方的资产情况,偿债能力,企业信誉,基本经营等,这些可以委托银行向客户银行索取,可以与同一客户有关系的第三方企业进行交换,可以实地调查,可以利用网络数据等可公开资料中查询。在发生赊销后,还应该对客户进行实时追踪,比如有多少客户是在合同规定期间内付完款项,有多少是在合同规定期间没有付款,有多少款项是一年以内,有多少款项超过三年或长期挂账,对相应客户建立信用管理档案,及时更新客户信用档案,在客户需要赊销购物时,可以对客户信用及当前风险提供合理评价。例如:四川长虹集团,在2011年海外销售时,未对APEX公司进行信用调查,导致海外应收账款27.16亿元无法收回,造成巨额亏损。
5.2建立应收账款清欠部门和相关责任制度
企业应成立相关欠款责任部门,并制定相关责任制度。对公司各个应收账款应该都落实到个人,明确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对超限赊销的责任人应该给予处罚,对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在客户信用问题上徇私舞弊造成企业损失的,做出相应处理,对长时间不能追缴回应收账款的责任人,对相关财务人员应收账款未核准变更的也要做出相应处理。把实际收到的赊销货款做为责任人经济效益衡量的尺度。例如:四川长虹集团,在经历APEX事件后,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集团对子公司总经理的考核指标中,如果指标发生问题,子公司总经理会被直接亮黄牌或红牌,如有两次红牌,则降职或下课。
5.3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分析
财务人员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定期编制分析表,及时反映应收账款的余额和账龄,并定期与客户对账,并加盖对方财务章及对账经办人的签字。当发现异常情况立刻请示部门领导,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产生巨大的坏账损失。
5.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应该账款坏账损失减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赊销发生前,企业应让信用评价部门对对方的信用进行评价,销售部门在合同的签订上要做到合同要素齐全,明确规定还款日期,和双方的责任义务;赊销发生后,要及时定期对账,信用部门要及时更新客户信用评价信息;最后,对于余款的收取,要落实到人头,并责任化。企业还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应收账款信用部门、应收账款相关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审计,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5.5应收账款的转让和抵账
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时,为加速现金流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让应收账款给其他企业,从而规避和减少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由于国内情况较复杂,企业之间有时会产生大量的三角债务,而通过三方抵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应收账款所带来的风险。
5.6利用法律手段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规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的,标的物所有权属出卖人。”这样,只有客户在付清全部货款时,才能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即使客户破产了,由于该货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企业,不会作为破产财产,从而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应收账款的安全。对于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企业应采取法律手段,要求法院冻结对方货币资金,在诉讼时效期内能及时获得被占用的货币资金。
六、结论
应收账款是现今社会中,因经济发展而无法避免的,它是企业的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来说是件好事,过度的应收账款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大坏账风险。所以,企业对应收账款要做好风险意识,做到销货前、销货发生后、事后尾款的收取等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严格控制限额,确定灵活有效的销售政策和收款政策,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
参 考 文 献
黄燕;《金融危机、产权背景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变化》;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邱艳萍;《集团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管理研究》;天津大学;2012年
龚凯颂;张小康;《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行为》叶炳周;《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刘继红;《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存在的隐优及对策》2010年
朱长胜、王婷婷;《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分析》
丁兴良、伯建新;《捂住你的钱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用策略》2009年
王瑾;《证卷时报》2011-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