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本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主要观点
三、创新点
四、本选题的意义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六、参 考 文 献
内 容 摘 要
通过计算比较一个企业在环境成本方面的指标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的不足之处,例如企业对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计量不够准确、控制方法不恰当等,建议企业建立起一套具体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去管理企业。
环境成本控制模式研究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调查
一、本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计算比较一个企业在环境成本方面的指标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的不足之处,例如企业对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计量不够准确、控制方法不恰当等,建议企业建立起一套具体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去管理企业。
二、主要观点:作者认为环境成本的控制需要找到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环境状况的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存在的对环境成本控制混乱,不全面的问题,设计出一套符合大多数企业环境状况的环境成本控制流程,比如“产品生命周期模式”、“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模式”,而且要设计好具体可操作的控制流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三、创新点: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把一个企业从头到尾涉及到环境成本的地方都一一表述出来了,还设计了流程图和解决的方法,对其他想要更好更全面地控制环境成本的企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四、本选题的意义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始终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速,如何降低环境成本,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环境资源的潜力和效益,合理的配置,使用稀缺的环境资源,在环境不再恶化并得到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14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该体系规定产品的生产与制造过程必须符合环保的规范,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因为这些规章准则的制定和颁布,所以,研究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已势在必行,对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有很大作用。可是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他们急需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来发展企业。为了能在环境成本控制方面给企业提供一些帮助,本文通过对环境成本的分析,形成企业自己的环境管理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导向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积极采取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措施,降低环境成本。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针对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研究方面。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得到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00亿美元;欧洲经济委员会在1988年出版的《2000年全面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成员国污染的损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得3%——35%。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要指标”(ERI)试图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与反映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指标被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是1986年布伦特兰报告的思想先锋。
美国联邦环保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简称USEPA)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环境成本问题进行研究,1995年发表了《作为经营管理工具的环境会计指南:关键词和术语》,界定了环境成本的范围;研究认为,一个公司如何定义环境成本,取决于其打算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做出决策,如成本分配、资本预算、产品或过程设计、其他管理决策等,并且公司的规模与范围不同,界定环境成本也会不一样。2001年5月,日本环境厅发表了《环境会计系统的导入指南(2000年报告)》,把企业经营活动按照与环境影响的关系,分为生产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研究开发活动、社会活动四个领域,并按照与这四个领域相对应的形式,对环境保护成本进行了相应的分类。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专家工作组1998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5次会议提供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讨论稿)》,重点探讨了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问题,其中也包括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计量与信息披露等方面,并重点从会计核算理论方面探讨了环境成本。
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主要是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国家制定出每一项污染的允许标准,超过污染标准的,列出改善所需经费,这些改善经费必须从GDP中扣除。1978年挪威开始资源环境的核算,建立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废气排放、水污染物(主要人口和农业)、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费用支出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随后芬兰也建立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内容包括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废气排放调查3项。1989年,卢佩托(Rober Repeto)等提出净国内生产指标(Net Domestic Product),重点考虑了自然资源的损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90年,墨西哥在联合国的支持下,率先实行了绿色GDP,将石油、各种用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
美国环境管理会计(EMA)的研究与应用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这主要是得益于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简称EPA)的有力推动。EPA与特勒斯协会合作开发的P2/FNANCE软件(Pollution Prevention Financial Analysis and Cost eva luation System,污染防止有关的财务分析与成本评估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资本预算决策中考虑环境成本因素。这是一种从财务上评价环境污染防止投资计划的模式。只需要输入默认参数、初始投资成本和年度经营成本,该软件就可以按投资后5年、10年、15年的收益性,自动生成方案摘要、现金流分析和营利性分析(采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折现的回收期三个指标)等报告。它主要在节省能源投资等经济性评价方面起作用。
国外学者的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广,但在环境成本的确认、分类和计量核算方面较多,建立起一套完整模式的相对较少。
2)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个以中国为对象的全面而系统的计量成果是过孝民、张慧勤主持的对中国第6个五年计
划(1981——1985)期间环境经济损失的研究。这项研究被我国学者称之为“过-张模型”。“过-张模型”重在对污染损失的计量,而对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的计量较弱。20世纪90年代初由金鉴明主持的“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和李金昌的“全国生态环境成本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方面的进展。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题为“中国九十年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的研究。此研究主要着力于计量概念、计量方法、误差处理等方面的改进。
我国学者对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一些政策性就建议。孟凡利(1999)提出了要建立绿色化的成本控制系统,指出“这种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产生这样的效果:不仅从环境角度做出停止生产的决策,而且必须也能从经济和财务的角度做出淘汰出局的决策。”他还指出“要增加新型的针对环境因素的专门性的成本控制系统。”王跃堂和赵子夜(2002)针对目前企业环境成本事后处理的现状,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结合密尔福得(Milford)公司案例,介绍了国外流行的事前规划法。徐瑜青、王燕祥、于增彪(2002)根据国外现有资料,对完全成本法与生命周期法、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及未来环境成本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手段进行了分析,他们对完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提出了完全成本法是进行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有效方法。肖序(2002)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有关的论述,其中包括了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容,他主要是从生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和污染治理等几个方面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借鉴了一些日本公司的案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国内学者李静江(2003)对国外一些公司的环境报告书进行了研究,展示了不同的公司所采取的环境政策,但是从报告书来看,绝大部分是文字和物理信息,环境成本控制和环境管理的经济效益难以在报告书中体现出来。国内学者张兰生(1992)、厉以宁、章铮(1995)、王金南(1994)分别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环境保护与资源重新配置问题,立足于从宏观范围探讨环境经济问题,涉及到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环境价值损失估计、环境污染与对受害者的赔偿、环境保护投资的费用效益分析、引入治理污染部门的投入产出分析等众多环境成本方面。
由以上可见,国内外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是体现在理论方面。我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研究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多地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资料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的方法,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环境成本控制思路。
参 考 文 献
[1] 邓蒙.浅议企业环境成本[J].大视野,2008.07
[2] 张成敏.浅析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视野·网络财富,2008.08
[3] 刘慧娟.企业环境成本理论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08.06
[4] 张华.关于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探讨[J].企业管理,2008
[5] 张哲.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探讨[J].管理问题
[6] 殷宁.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J].企业与管理,2008年第29期
[7] 周兴荣 焦董瑞.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与审计,2008
[8] 侯婷婷 王文奎 刘小维.浅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与措施[J].广角视野,2008
[9] 冯巧根 周时羽.EMA路径下的环境成本实务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