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07:13:01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4764
目 录
一、正确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含义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内 容 摘 要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一种补充或说明,若忽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将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估价与决策。本文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界定,以及如何判别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进行阐述,并对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作出说明。以使财务人员更好运用准则,全面、准确地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一、正确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一)《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这一时段。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二)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日,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例如:某公司2003年度财务报告于2004年2月15日编制完成,2004年4月22日注册会计师完成整个年度审计工作并签署审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04年4月25日,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的规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为2004年4月25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4月25日。但有时候因需经股东大会审议等原因,董事会批准与实际对外公布间隔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又发生了重大事项,需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或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需调整或说明的会计报告再经董事会批准的报出日期为准。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含义
  根据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表报出的日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作为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一种补充或说明,包括两类: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数据进行调整的事项。这些证据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表已不再可靠,应依据新的证据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并且只要这些新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的金额作出重新估计,就应该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而不论有关调整事项重大与否。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对资产负债表日的未获赔偿,根据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并未作估计记入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到了赔偿,也应作为调整事项调整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如销售退回,包括报告年度销售的产品和报告年度前销售的产品在报告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如审计差异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财务报表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以及截止到该日为止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情况的事项。由于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故不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但又由于这类事项重大,若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这类事项进行披露。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8.对外巨额投资。
9.对外提供重大担保、对外签订重大抵押合同。
10.发生重大会计政策变更。
11.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作出债务重组的决定。
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订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或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不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负债,而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理由是其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中负债定义所强调的现时义务标准。
(三)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别与联系
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属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需要依靠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首先,看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已存在或发生。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其起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日前,该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了最新证据,是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事项的延续。而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或未发生的事项,其起点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只影响企业下一年度的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因此,对这类事项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补充说明,意在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即使同一性质的事项可以是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关键取决于所涉及的情况在该企业的特定环境下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存在。其次,看该事项是否重大。调整事项不一定是重大的交易或事项,如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退回,其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和未分配利润等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但都应该如实调整反映,而非调整事项一定是重大的,才需要以报表附注形式披露。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虽然发生的起点不同,但终点都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都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不加反映,均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均需在报表中反映,只是前者在表内反映,后者在表外反映而已。通常,调整事项已作调整处理,就不需再以报表附注形式披露。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对于年度财务报告而言,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的次年,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账户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贷方;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借方。
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应交所得税);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税额(应交所得税)。
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借方;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贷方。
上述调整完成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核算。
3、不涉及损益及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相关账户。
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
4.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报告期间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或本年发生数;
4.2、当期(即报告期间的次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4.3、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视为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进行账务处理。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次年,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尤其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一)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及其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反之,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以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二)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核算。
(三)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各相关账户。
(四)通过以上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调整的原则是:只调表不调账。即对报告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但对账项的账簿不加调整,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年度的账户中。
调整过程中,分录中损益类科目与报表中损益类项目的调整内容存在不一致现象,现举例如下:
甲公司2007年11月销售给乙公司产品一批,销售价格50000元(不含税),销售成本40000元,货款于12月31日尚未收到。2008年2月,因产品质量问题,经协商乙公司将该批产品全部退
回。此时,甲公司的财务报告尚未经批准报出。本例中,甲公司应对该销售退回作为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首先,在2008年度账务中编制调整分录:
1.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8500
贷:应收账款58500
2.调整销售成本
借:产成品4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000
3.调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00-40000)×33%]3300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700
5.调整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67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00×10%)670
然后,调整2007年度会计报表: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应收账款减58500元,产成品增40000元,应交税金减3300元,未分配利润减6030元,盈余公积减670元。调整利润表相关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减5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减40000元,所得税减3300元,净利润减6700元。
非调整事项因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故不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只需以报表附注形式说明事项的内容、估计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提供会计数据来补充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无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对财务报告数据的影响做出估计,应说明其原因。在实务中,过多披露这类事项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披露到何种程度,需要依靠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

参 考 文 献
1郑庆华,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汤云为,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葛家澎,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资产减值则改革对企业利润影响及..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