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04:36:02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239
目 录
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1.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1.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的必要性
2.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2.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需要
2.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是反腐倡廉,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
3.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社会诚信缺失,会计信息失真
3.2会计人员法律观念不强,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3.3监督机制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够
4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4.1外部环境因素
4.2会计人员自身因素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解决措施
5.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5.2法律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5.3会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律能力
5.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体系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迅速不断的发展,会计工作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是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首先分析了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产生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其次说明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有效措施。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鲜明地体现出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包括从业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同时会计职业道德所规定的内容从而显出了会计行业的整体特征,有助于会计从业人员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2.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规范我国会计行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气,促使会计人员只做可做之事,不搞一些歪门邪道等有损国家形象、社会利益事情,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会计人员更好地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深刻意识到身为会计人员自身所被赋予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时刻督促和约束自己,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依法办事,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和公德心的高素质会计人员。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处理来自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计信息与市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会计信息质量对国家、企业、个人等有着主要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税收、宏观调控等,企业各项决策、投资,个人投资等都会受到社会会计信息的影响,因此会计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优化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提高各经济主体决策和发展的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共同的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道德在生活中的具体化。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的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很有必要。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价值规律是市场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符合价值规律。如果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市场竞争就难以实现公平、公正,也不利于维护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需要
规范会计人员行为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会计工作立法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靠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法制是一个重要部分,但在目前法律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就必须要用道德加以辅助。只有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道德规范,才能不断地提高工作质量,为生产经营带来帮助。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反腐倡廉,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
由于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要反腐倡廉,就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时刻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勇于牺牲个人利益。
三.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7年2月琼民源的年报所披露的所谓4.41亿元的其他业务利润和6.57亿元的资本公积金,此外还有东方锅炉、蓝田股份、四通科技、黎明股份银广夏等多个公司经查实,存在严重会计账簿造假和伪造;2001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企业占百分之六十八,有的虚亏实盈,有的私设“小金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2002年财政部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以及相关的91家会计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处不实资产115亿元,不实利润24.2亿元,有22家企业存在都在账外设账问题。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李金华提交了2003年度审计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从长江堤防再现“豆腐渣”工程,到体育总局滥用奥委会1.31亿元资金,再到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导致损失或潜在损失32.8亿元、国有资产流失45亿元;2004年审计38个中央部门年度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3.5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和其他不合理开支。
通过上述大数量数据的列举不难发现,我国会计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
1.社会诚信缺失,会计信息失真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所相继出现会计丑闻,导致了整个会计界的诚信度下降。列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国内的东方电子和银广夏等公司等出现的会计造假案件,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社会诚信缺失俨然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它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导致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大量流失的经济后果,也产生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的失真是会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而会计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和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信息的失真包括过无意性失真和故意性失真。无意性失真是由于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和道德意识薄弱造成的,表现在故意伪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或漏报相关会计数据,造成账实不符等严重后果。这两方面都体现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问题。
2.会计人员法律观念不强,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已颁布并修改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各项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但是还有一些会计人员不认真学习、不重视《会计法》及归家相关法律法规,他们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不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大量的会计法律法规得不到切实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少部分会计人员由于受到不同程度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能够坚持准则,最终参与到伪造变造和隐匿损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舞弊当中,为违法乱纪行为出谋划策。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如果不听从单位领导的安排或违背领导的意图办事,就可能会面临下岗的威胁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而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将会计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利用职务之便伪造变造会计资料,为企业或是企业领导贪污挪用公款提供了方便。这些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会计行业的声誉带来了极其不好的影响,社会影响恶劣。由此看来,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观念有待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有待强化。
3.监督机制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够
2001年4月16日朱镕基同志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挥毫写下了语重心长的四字校训:“不做假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全国工作者提出的警训,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但是,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很长的时间内在现有的社会监督机制及处罚力度方面面前这些监督都显得苍白无力。很多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标准不统一,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多次不止的会计造假、舞弊现象有机可乘。而且会计造假、舞弊行为被揭露后,对会计造假当事人以及指使单位造假的单位负责人的惩罚力度明显不够,而会计造假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处罚的损失,有着很大的收益诱惑,这就致使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而做出了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四、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1)社会的不良风气。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现象,当整个社会诚信缺失时,会计人员本身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也就不足为奇了。(2)监督机制不完备。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已经逐渐建立,并取得了长期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其次,处罚力度不够,违法造假成本低,对造假企业和个人起不到震慑作用。(3)法律制度不健全。有些会计邻域还无完备的法律法规,即使有,执行起来也相当困难,所以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造假者有机可乘。
会计人员自身因素
主要包括:(1)缺乏职业道德意识。极少数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偏低。运用错误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准确的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熟悉法律法规,不能遵守职业规范,坚持准则,缺乏爱岗敬业精神。(2)受利益趋使。有些会计人员心术不正,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丧失了职业道德操守,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和法制观念,利用专业优势键而走险,以身试法。(3)听从领导命令。现在只有少数会计人员坚持准则,不屈于领导施加的压力,大部分会计人员面对就业压力而屈于领导的意图做假账。
五.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解决措施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将法律道德教育逐渐运用到数学计划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系列课程。现在,各大高校均开设会计专业课程,但是多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对因为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如果在学校教育阶段能把两者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在以后的会计职业生涯中能够树立良好的从业观和正确的职业观,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准则,实事求是,尽一切可能把会计造假舞弊现象的可能降到最低。
2.法律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我认为,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在保持会计信息完整真实的同时,必须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控制和协调,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既要通过法律强制约束和管理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还需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信念,法律道德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进而从根本上扭转会计行业的乱象,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法律以法制的形式体现道德,道德为法律补充和进一步说明,我们不能仅仅只依靠《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来强制规范从业人员的作为,还要依靠科技职业道德从侧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进行正确引导。
3.会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律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从业人员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要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熟念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不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还应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高自律能力。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体系
企业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告及相关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监督机制,规范会计行为。监督机构有财政、审计、税务邓监管部门。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推进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企业资金模式,使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尽量公开化、透明化,向依法有权获得其会计信息的部门和单位按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充分利用社会舆论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力量,已达到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的目的。其次,完善审计制度,然后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独立第三方对会计行为进行审计、评估。
综上所述,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就必须把它当成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做好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主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会计道德之花一定会开放的。总而言之,当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是不易忽视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王启昭:浅谈会计职业道德「J」.商业经济,2012(7)
(2)常哲.吕群群.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8)
(3)刘凌冰:《会计报表阅读与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4)温亚丽:《财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0.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下一篇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