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00:59:22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会计要素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2612
目 录
会计要素的分类
会计要素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 容 摘 要
会计要素是会计理论的基石,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财务会计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通用化和规范化。确认与计量在会计理论中,确认是一个广泛的理论,广义的确认包括了计量。而从狭义上讲,财务报表的确认是指根据相应的基础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目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框架的基本构成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要素为设计会计报表奠定了基础。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是人们对会计或称会计报表所考察和反映的内容进行适当分类所赋予的称谓。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会计要素的分类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定义是所有会计要素内在有机联系的核心,比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资产的内涵界定为“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未来经济利益”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收入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是现在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牺牲的义务等。因此,科学地定义资产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的关键。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另外,根据特殊的目标,资产又划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类别。货币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以交易性为目的的持有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金融资产。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等;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企业可通过“债转股”方式把负债转化成股本,此时并不“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负债,但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因此,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表现形式应是最终资源的减少,而不是“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益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和费用涵盖会计期间是必要的。收入是一定会计期间实现的收入,费用是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利润形成于特定的会计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其各自包含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我国原来是将投资收益作为利得处理的,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
展,对外投资成为企业经济业务扩张的主要形式,因而投资收益成为企业经常发
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计入营业利润的计算。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付出的相应“代价”。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直接记录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比如,销售渠道、市场份额、客户群体等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经营成果”。
二、会计要素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以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观念去认识会计要素及其确立关系。会计目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要达到目标,它是会计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连接点,体现着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客观要求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内在要求。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特点,会影响到会计要素的确立。
2、在会计要素划分方面,仍然保留会计六要素,但需要重新界定收入、费用要素。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理论上协调一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中国会计界对企业会计对象的认识逐步达成共识,企业的资金运动有动态和静态两种类型,会计要素作为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属于会计对象的第二个层次。
3、合理设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要含义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并维持一定的稳定性。首先,在大类上设置与会计要素分类一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七大类会计科目;其次,科学划分每一大类会计科目下面的具体科目。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成本类和共同类会计科目按照其经济实质划归到资产类科目中,把损益类会计科目划分为收入、费用、损失四大类会计科目。通过如此划分,将复杂的交易或事项划分为七大类经济性质相同的经济业务,然后据此设置账户进行会计处理,使得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前后一致,使会计处理按类进行。简便易行。这样一来会计科目和会计要素之间就建立了一一的对应关系。
4、完善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与会计方程式、财务报表理论协调一致。(1)静待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特定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2)动态会计等式。(收入+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利润,反映特定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3) 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这一等式综合了利润分配前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的关系。
总之,会计要素的划分结果,直接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和会计方法的建立与运用。会计是应用经济学一个分支,它把有关企业经营和理财活动的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应把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位为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以会计假设作为基础来构建,其主体包括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内容。
参 考 文 献
罗文,《中国证券期货》
杨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 下一篇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