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预算会计改革

预算会计改革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8 01:50:50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预算会计改革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531
目 录
一、前言3
(一)研究目的3
(二)研究意义3
二、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3
三、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四、改革我国预算会计的措施5
(一)要改革我国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实施权责发生制5
(二)建全我国政府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制度6
(三)注意对政府预算会计的素质培养6
(四)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7
五、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前景展望8
(一)预算会计扩展为政府会计是各方面需要的产物8
(二)我国改革预算会计为政府会计的条件已具备8
(三)国际经验为我国建立政府会计提供了借鉴8
六、结论9


内 容 摘 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预算会计面临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就核算内容方面,许多新情况不断出现。以前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尽快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在本文中,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现状分析为线索,探索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必须改革的原因和相关改革措施,以及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新公共管理模式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预算会计职能也逐渐向国际化靠拢,预算会计自身的核算方法在政府预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随着我国经济和管理体制的发展,呈现出一定得滞后性。本文分析了我国预算会计的应用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建议和思路。
(二)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对我国的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适于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相协调的预算会计改革思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改革对我国预算会计造成的巨大影响,并对未来政府会计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和展望。二、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
 (一)我国预算会计体系自1950年创建以来,其间虽有调整,一直变化不大。1997年改革后形成的预算会计体系较以前有较大调整,1997年财政部将预算会计体系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把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分离,基本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预算会计逐步规范化,国际化。1997年一开,预算会计核算管理模式改变了建国后实行的制度管理的路子,如,专门对事业单位制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也是对国外政府会计改革和我国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借鉴,有利于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协调。改收付实现制为以收付实现制为主,部分项目可使用权责发生制记账法,为便于交流,统一会计语言,预算会计采用借贷记账法;对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重新进行了设计,使预算会计既能完整地反映出单位经济全貌,反映单位业务活动收支的主要类别、收支水平,又能详细反映出单位各项支出的用途以及主要资金的变动情况。
 (三)对预算外资金的核算要求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形式有了较大变化。单位为政府管理职能收取的给用,未奶如预算管理的作为预算外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收支两条线。1997年改革前,预算会计对事业单位按不同的预算管理形式来加以核算。由于不同管理形式的单位存在同样的资金筹集手段和御用方式,三种不同管理形式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界限,加之单位活动成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取消了按不同预算管理试行实施芁核算的方法。
三、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会计核算基础不能适应核算对象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主要的核算特点是只核算与货币资金交易有关的信息,对于非现金交易的不记录以及对资本资产及其折旧不予以确认。其主要弊端表现为不能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出资金的运行轨迹和运营绩效,进而会对宏观经济决策、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政府的财政风险。不利于对会计主体绩效考核和公共资源的管理使用。特别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资金支付与物资到达时间不一致时,在收付实现制下特别容易造成物资入账不及时,致使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可见,收付实现制虽然有利于控制预算的执行,但是会影响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
 (二)会计核算不能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由于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侧重于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固定资产的建造并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账簿中登记和反映,只有办理竣工验收交接手续后方可予以登记。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因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存在登记不及时、甚至不入账等情况;即使已入账的固定资产,按现行制度规定不计提折旧,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增了资产价值。
 这样的核算使得账实不符、资产虚增等问题,不能真实、完整反映各预算单位占用国家经济资源及使用情况,难以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清晰的依据。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担保,这些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负债也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这样就不能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夸大了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造成虚假平衡现象,给财政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带来了隐患。
 (三)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备,内容比较简单。目前,我国预算单位会计报告主要是按照《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而成,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必要的附表及会计报表说明书组成。在这些报表中均未涉及应付未付的项目且各成体系缺乏关联性。会计报告项目过于简单,反映的内容不全,信息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总之,目前的预算会计报表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因财政资金的使用而形成的大量的固定资产及其现状,不能全面揭示政府的债务状况,无法披露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更无法满足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四)预算会计目标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指出:“总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预算法的要求,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务管理的需要。”《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结果的需要,有利于单位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或制度》也有类似的表述,即“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了解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四、改革我国预算会计的措施
(一)要改革我国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实施权责发生制 
改革我国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实施权责发生制.从而更加全面准确的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防范各类的财政风险。真正使政府预算会计能够够准确的核算出政府财政成本和费用,提高政府的业绩与其财政管理工作。同时,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建立明确的政府部门的权限,完善各部门组织行为责任等,通过明确的规范,合理有效的对政府的各项财政管理做到确认。目前我国的政府预算会计中对于购置政府固定资产的财务资金的监管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措施就应该对于这些资产进行确认,建立权责发生制,有力监管政府的贷款支付、社保的支出及各类财政支出。
(二)建全我国政府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制度 
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务报告制度主要包括报告目标、报告范围、报告原则及内容。我国财务部门为了政府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向政府提供会计信息,方便公正评价预算的执行;让使用者能够根据报告的信息准确的判断政府的财政财务状况。因此,我们要健全财务报告,坚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三)注意对政府预算会计的素质培养 
 针对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措施中的人才素质问题,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强力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确保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实施与实行,推行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要组织好相关人们素质的培训工作。
 要对我国政府预算会计进行改革,不能只注意改革体制,同时也需要注意对我国国家财务人员以及预算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也需要对于人才的培养。在财政部门注重对于财政政策制度制定人员的培养,确保我国政府预算会计高质量会计制度与准则的制定。培训好推行预算政策预算会计的人员和政府预算会计的工作人员,注重对于基层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各项措施更好的执行。
建立政府预算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是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措施良好施行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政府目前的财政预算改革和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
 其次,作为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措施的技术支撑,信息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国库集中收付系统,预留接口扩展其功能,改进部分不足之处整合资源,形成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政采购及国债的发行同步一体化管理。建立一个稳健、科学、及时、全面的政府预算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四)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 
通过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我们在改善自己的同时也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经验及改革措施。自上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的政府都纷纷进行行政改革,颁布各类措施,提倡缩减政府规模,减少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公共管理改革。同时,改进政府的财政管理,对预算的编制及会计核算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西方国家财政改革的效果显著,也使得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成为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进行适宜本国的预算会计的改革。于此之外,一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为了提高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各国政府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对于政府预算会计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关于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也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研究项目,其重要性对于改善各种的财政财务的管理意义重大。
 而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也促使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进行,因为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措施避免不了的要和国际接轨。吸取各国的有利经验,使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核算更加准确,全面的反映政府的资金运转,为政府更好的进行宏观预测和市场运行提供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首先,总结国际经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要做到全面系统的反映政府的核算方式,做到规范化。其次,设计比较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包括预决算情况的信息、国有资产、社会保障金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从2000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一份《政府财务报告》中,有下列对于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规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体系的详细与规范化;附加资源、借款、关联方交易、税收支出和预测信息等。
从与国际上标准的接轨上,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有很多需要借鉴和改善的地方。因此,对于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措施与国际接轨吸取国际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前景展望
(一)预算会计扩展为政府会计是各方面需要的产物 
 我国作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成员国,必须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缩小我国的政府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距,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信息沟通和各国政府会计的比较研究。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存在许多的缺陷和实践不符状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运行机制的日臻完善,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一项根本制度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建立公共财政,实行部门预算,建立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都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些改革措施引起政府财务活动和预算管理的重大变革,势必影响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方法。
(二)我国改革预算会计为政府会计的条件已具备
 经济决定财政,我国财政部门朝着公共财政方向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有了质的飞跃。比如编制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推行收支两条线办法、修订预算科目等等,已经为建立我国的政府会计铺平了道路,做好了准备,可谓时机已经成熟。
(三)国际经验为我国建立政府会计提供了借鉴
 在新公共治理的理念下,要评价政府的绩效,政府的财务报告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所以,西方各国纷纷建立政府会计,规范政府财务报告,厘定政府财务报告目标是绩效评价取向,政府必须报告其完成受托责任情况。
 现在我国建立政府会计,基本有国际惯例可循,可以根据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政府会计也是国际潮流,会使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与国际趋同,便于经济、文化交流。 
 近些年,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不断前进,民主与法制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兴起,意味着我国已经融入政府治理改革的世界性浪潮之中。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建立政府会计,改革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时机成熟。 
六、结论
 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一直在不断的加以改革和完善,在这其中,遇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有效的加以改正。积极学习外国先进可行的管理模式,加以变通运用,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1]郭军.对我国预算跨级改革的思考[J].经济师,2011(11).
[2]何俊.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与改革[A].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23).
[3]丁慧琴.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刍议[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2).
[4] 王雍君.政府预算会计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赵建勇.关于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J].财经研究.2009
[6]赵英林.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方向:建立政府会计[A].山东财政学院,2009(1).
[7]齐轶.现代政府会计体系:预算会计扩展的方向[A].中国集体经济·中,2009(6).
[8]孙临华.略论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存在问题和改革措施[A].中国科技财富,2011(18)
[9]叶渊斌.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措施分析[A].财经界·学术版,2011(8).
[10]杜娟.我国预算会计问题相关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绿色会计初探 下一篇质量成本问题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