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
(一)、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二)、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三、 会计职业道德失职的原因
(一)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冲击
(二)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社会不良风气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四)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少有力手段和措施
四、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五、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内 容 摘 要
随着现代化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的业务能力高低以及职业道德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行业会计职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的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时代精神的会计职业道德,对于会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和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职业、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既迎来不断发展壮大,又迎来严谨的挑战。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中国会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接受社会各界更为严格的监督。所以,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约束的会计工作者将被剥夺参与资格,没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企业将很难逃脱破产的厄运。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要以诚信为最基本的要求,通过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来构建整个会计领域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整个会计行业存在发展的根本,但是,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人员素质也在不断下降,有调查显示,目前会计犯罪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这与会计学历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已成为当务之急。
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程序。
(二)、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会计是一门使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程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相对的稳定性。
(三)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点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服务的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知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必将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一)成效良好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各项法律法规也逐步制定和实施。特别是财经和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逐步制定和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国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更大进步,社会逐步走向法制,法治理念深人人心,有
效地促进了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以《会计法》为标志,一系列财经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极大提高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水平。全国1200多万会计工作者,绝大多数遵守了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他们辛苦的劳动,每年生产出数以亿计的会计数据。从会计信息方面真实的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基本情况。笔者这样认为:第一,绝大多数的会计工作者遵守了法律法规,坚守了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第二,绝大多数的会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这是最基本的事实,不容否认和抹煞。
(二)问题突出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显着的,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会计工作中,任意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数据,更有一些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谈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
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记帐不符合规范,帐簿混乱、帐帐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性质,违背了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失职的原因
会计职业道德实职的原因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事实表明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冲击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质上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又为社会道德失范的产生提供了养分。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会计职业道德严重失范。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指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在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的占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
的绝大多数,而且往往是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而注册会计师为了争夺会计市场的经济利益,不惜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大量失真。
(二)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将面临着坚持准则、坚守操守与可能被打击报复的痛苦选择。客观上存在着“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现象。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会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环境欠佳,表现在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够完善,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社会不良风气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人员本身工作和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特别在社会体制,观念转变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观念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心态、风气、环境,对会计人员影响极大。表现在:
1.历史造成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建国以后的十多年中虽然在经济工作中也出现过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但在总体上社会风气是健康的。五十年代,浮夸风和“文化革命”中实用主义,颠倒黑白,弄虚作假思潮的影响在延续,遇到市场经济环境,又迅速膨胀,使会计信息服从所谓的“政治”需要,会计人员无力阻拦,随波逐流,表现出职业道德的滑坡。
2.集团经济利益使然。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化,利益取舍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多领域道德冲突,致使市场主体的竞争与合作精神,在少数主体部门那里被扭曲,表现出不讲信用和规则,不择手段的损人利已的行为,践踏信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名义下变得心安理得,小集团利益占了上风,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使下,失去了理性,走了唯利是图的道路,图谋攫取不义之财,做假帐,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四)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少有力手段和措施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固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但具体来看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国的学历教育中对职业道德内容涉及甚少,继续教育中对职业道德的培训又严重缺乏,从而导致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度低。
其次,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监管措施滞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苍白无力。尽管《会计法》强化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受到一定的抑制,但总的说来产生会计虚假信息的风险仍然较低。《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威慑力不足。同时,从目前会计事务所的体制上看,90%的会计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形式,而有限责任制可以使其机构和从业人员在获得高额利润后只承担有限的经济责任,客观上助长了从业者的冒险心理,必然使CPA在“让客户满意”的幌子下弱化其客观公正职能。
再次,监管措施滞后,许多法规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和漏洞,部分法规出台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立法似乎更多地是被动、消极地“堵窟窿”,缺乏预见性和超前性,一些法律条文较粗,可操作性不强且执行不力,特别突出地体现在对违法者打击制裁不力,违法者往往以接受行政处分代替承担刑事责任,以缴纳少量罚款代替没收全部非法所得等。这些在客观上为虚假会计信息的滋长提供了温床。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品行修养,树立良好的会计道德风尚。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少数政治素质不高的财会人员见利忘义,以职谋私等不良现象,所以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组织学习政治,教育广大财会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财会人员不能只埋头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掌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入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为财会人员,要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度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的地按照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廉正之风,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会计人员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有很大关系。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益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利,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德、能、勤、公、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艰苦朴素、以诚待人的作风。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建立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之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适应。建议国家会计部门召集更多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加紧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完善工作,以指导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行为守则,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把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考核、评价、物质奖励等集合起来,充分体现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确保各种行政规章制度及道德守则得以落实,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深化改革,净化会计职业环境
市场经济环境的多元化,各种利益的矛盾冲突对会计环境具有着巨大的影响。会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良好的会计环境,不仅仅要靠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还要靠会计人员自觉提高自我会计职业道德觉悟与修养,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典范行为感化带动他人,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会计环境。
3、建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依靠会计人员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己约束、自我调整、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应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中,以学校为切入点,改变过去侧重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模式,要充分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要培养学生增强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做一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会计人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强化措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诚实守信得到回报,使会计诚信深入人心,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体系 全文快照 丛秀丽 李翩 现代经济信息-2006年12期
[2] 何梦园、袁金明,从会计人员的职业意识淡薄,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经济师,2005(7)
[3]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职业道德现状分析,2002.06
[4] 高翠莲.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1999,(5)
[5] 张军.走出黑洞,当代中国失范现象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 沈菊.关于构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