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就是一个集体。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奉献成为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为工作注入能量。团队精神的精髓是承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集体责任。没有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做出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一、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
团队精神作为企业职工的一种基本意识,意味着职工对于本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意味着职工将自己命运与群体命运紧密相联,与群体同兴衰、共荣辱的自我选择;意味着职工主动与群体内部其他成员的协同,共同创造团结和谐气氛的自觉意向;意味着职工愿意为群体的目标努力奋斗,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的战斗精神。
(一)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协作原则。
协作原则是团队精神最主要的内容。企业是有众多员工进行分工协作的群体组织,因而分工协作的状况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分工协作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但是良好的分工协作又取决于人的价值理念状况。有些企业内部有些人难以同别人协作,就是因为在价值理念上不承认协作原则,看不到团队的重要作用,只看到个人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理念的存在,而仅仅靠个人英雄主义,则必然会危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和总体的有效协作,最终必然使生产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塑造团队精神,要坚持优势互补原则。
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人的能力表现在不同方面也各有所长。这种差异和特长实际上就是人们各自的比较优势,这些不同的比较优势需要组合,而团队精神理念,恰恰是要组合人们之间的这些比较优势,人们的比较优势经组合后才能形成一种更好的综合效应。
(三)塑造、提倡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
有的企业内部人员互相瞧不起,看不到对方的优势,结果内战不断,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提倡团队精神并不是忽视人们的个人能力,而是要强调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团队精神,就要重视发挥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个人能力虽然重要,但团队精神更为重要。如果只强调人们的个人能力而不强调依靠组织力量,那么这种企业最终很难保证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二、团队精神对企业作用
(一)目标导向功能
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店内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单个营业员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员工身上得到落实。
(二)凝聚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而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三)激励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员工自觉地要求进步,力争与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通过员工之间正常的竞争可以实现激励功能,而且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还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员工的尊敬。
(四)控制功能
员工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的意识;由控制职工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
三、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一)相互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坚实的合作的基础。
有一家知名银行,其管理者特别放权给自己的中层雇员,一个月尽管去花钱营销。有人担心那些人会乱花钱,可事实上,员工并没有乱花钱,反而维护了许多客户,其业绩成为业内的一面旗帜。相比之下,有些管理者,把钱看得很严,生怕别人乱花钱,自己却大手大脚,结果员工在暗中也想尽一切办法谋一己私利。还有一家经营环保材料的合资企业,总经理的办公室跟普通员工的一样,都在一个开放的大厅中,每个普通雇员站起来都能看见总经理在做什么。员工出去购买日常办公用品时,除了正常报销之外,公司还额外付给一些辛苦费,这个举措杜绝了员工弄虚作假的心思。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相互信任的对于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影响,尤其会增加雇员对组织的情感认可。而从情感上相互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坚实的合作基础,能给雇员一种安全感,雇员才可能真正认同公司,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
(二)态度并不能决定一切
那些重视态度的管理者一般都是权威感非常重的人,一旦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内心就不太舒服。所以,认为态度决定一切的管理者,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用人态度,在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时,是不是仅仅考虑了自己的情感需要而没有顾及雇员的?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人才的挑战不能从内心接受。
(三)在组织内慎用惩罚
惩罚导致行为退缩,是消极的,被动的,法律的内在机制就是惩罚。激励是积极的、主动的,能持续提高效率。适度的惩罚有积极意义,过度惩罚是无效的,滥用惩罚的企业肯定不能长久。惩罚是对雇员的否定,一个经常被否定的雇员,有多少工作热情也会荡然无存。雇主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增加雇员对企业的正面认同,而雇主对于雇员的频繁否定会让雇员觉得自己对企业没有用,进而雇员也会否定企业。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理解与信任不是一句空话,往往一个小误会反而给管理带来无尽的麻烦。有一个雇员要辞职,雇主说:“你不能走啊,你非常出色,之前的做法都是为了锻炼你,我就要提拔你了,我还要奖励你!”可是,雇员却认为是一句鬼话,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反而没马屁精的收入高,让他如何平静!一个想重用人才,一个想为企业发挥自己的才能,仅仅因为沟通方式不畅,都很受伤害。
四、引入良性竞争机制。
通过良好的团队竞争可以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竞争也可以使团队越来越好,它可以刺激每位成员的进取心,使他们力争上游,发挥最大的潜能。
五、建立企业团队内部的潜规则
(一)领导的表帅作用。作为领导要以身作则
中国有句古话叫“上行下效”,可见上级的表帅作用十分重要,领导要带好头做好模范,以便引导下属为企业的整体利益着想,中国的华为老总便是这样一个领导,他带头为了企业的利益拼命工作,甚至节假日都会为了工作而放弃,最终华为所有的员工都这样做了,为企业利益付出一切已经成了华为员工不成文的准则。华为的成功与这一潜规则密不可分。
(二)制度规范。
一个强有力的企业,一定有一套完善的成功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肯德基的扩展速度迅速,但服务的质量并没有因为扩张而下降,靠的就是那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三)时时提醒,重复是记忆的良师。
韦尔奇说:“一旦你有了一个想法,只要你坚定的不断的重复,终会变成现实的”。这种方法很容易让员工将企业的各项要求变成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的自我要求,这便形成一种潜规则。
总之,团队及团队精神的建设在我国企业目前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如今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变革与创新、以人为本、虚拟企业、团队工作、分形工厂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正在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成为新时代管理思想的主要支柱。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社会没有“独行侠”,团队精神在企业竞争与中所起的作用与日俱增,加强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势在必行,谁抢在前列做得好,谁就会成为胜者。这要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必须明白“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的道理,要让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就必须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走越宽,越做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