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企业如何留住员工

论企业如何留住员工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4-01-22 09:00:22
文档分类: 工商管理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企业如何留住员工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579
论企业如何留住员工
企业在高速发展中,由于一方面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另一方面企业在用人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如薪酬体系、激励机制不合理以及企业主忽视与员工的交流沟通等问题。正因这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双重作用下,企业产生了人才流失的危机。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如不加以控制,最终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损失

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上,造成经营成本的上升,如老员工离职后的生产损失成本及新员工的失误和浪费带来的成本等。同时企业要重新招聘、培训新的员工,这个更换成本是很高的。加上流失的人才泄密可能带来的损失,这都会使企业人力资源的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上升。当然员工的流动成本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受具体工作环境、岗位、行业、地区、雇员的工资、福利、工龄、资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工作环境,这里主要是指企业的“软环境”,如公司内部的职责是否明确、工作流程是否合理有效、待遇是否公平、工作目标是否明确并且合理、员工是否有主人翁的感觉等等。由于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流程不合理,出了问题不知道谁的责任,于是开始寻找“责任人”,大家相互指责,都不愿意让责任落到自己身上,结果使得内部气愤十分紧张。有的公司虽然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但是却不严格地执行,有时老板甚至自己带头违规,结果使得公司内部无章可循,公司内部也同样会出现相互指责的紧张气愤。工作目标不明确,员工不知道老板对他的要求,因而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的目标,却要受到老板责怪。有时目标虽然很明确但却不合理,老板把目标强压下去,完不成目标要受罚。还有的公司,老板将任务布置下去,却不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员工因此无法完成按照要求任务却要受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员工心里肯定不会好受。只要有某个事件触发,他们就可能离去。
工资激励手段。工资作为一项基本的经济来源能够有效地影响员工的行为,所以,企业可以用高薪来留住人才。所谓高薪是指,在企业外部,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在企业内部,适当拉开薪资的差距。 奖金激励手段。奖金作为工资激励的一种辅助手段,主要包括企业的月度奖、年终奖和发明奖等其他形式。  
福利激励手段。企业福利中常用的,激励效果显著的福利主要包括员工的保健、住房待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    
1.对人才实行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即实行高薪、高奖金、高福利,一方面必须依靠企业的高成本和高效益来支撑,这对多数的企业来说,无疑得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可能诱发某些人才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除了每月的薪资实行现付外,企业可以对年度奖励等部分实行现付与延期兑现相结合制度即奖励期权制,以此建立人才的约束机制。具体而言,一是以现金即时支付一部分奖励,余下部分转入个人账户,留待将来支付,二是突出人才可以以期股的形式优惠购买、获奖所得企业股份。
2.奖励期权制可以少动用甚至不动用企业的现金支出,既减轻了企业的现金支出压力,有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又有利于将人才和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鼓励其敬业精神;既保证了对人才的现实的激励作用,又具有长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得这些人才更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避免了其在短期内跳槽。
企业在与以情感留人,是管理者最难做得深入细致的工作,却也是留住人才最有效的方法。故管理者要精研心理学,掌握各种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善于针对各种心理和思想状态,有的放矢地解决员工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各具特长、自尊心很强、看问题敏锐,有时又难免偏执的员工,更要主动接近他们,建立感情纽带。尤其是有专长的人才,不吃硬而吃软,这种培植感情的工作,需要时间慢慢积累,管理者要舍得花力气,深入工作,才能打开一道道紧锁的心,才能建立起一座座感情桥梁。

二、解决人才流失的对策

人才的流失,会使外界对企业有了一些猜想和疑虑,特别是客户和求职者。他们会猜想人才流失是领导不容人、企业留不住人才,还是企业出了问题、经营不善,人言可畏,只要这话传出去,比用钱做的广告宣传还快、影响还大。只要人才对公司的认可度下降,那么企业就不会招聘到真正的人才,也可能由此使客户对企业越来越不信任,更有甚者,造成许多老客户的骤然流失,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总之,人才流失对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至于人才流失在企业中基本上是弊大于利,它造成了这些企业经济上、商誉上、形象上的许多消极的影响,使这些企业受到严重的创伤,更可能因失掉人才而变得一蹶不振,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得从原因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
首先,企业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信任的环境。要用人所长,给每位员工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    
其次,激发员的活力,就要关心员工的生活,为员工排忧解难,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优质服务,争工作佳绩,靠的就是最有活力、最有激情、最有创造能力的员工。
第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搞好调查工作,切实掌握员工的思想脉博,有针对性地做好经营、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本企业的决定变为员工自觉行动。   
 第四,树立先进典型,做好宣传教育表彰工作。树立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典型,能够进一步促进员工中“比、学、赶、帮、超”良好作风的形成。    
第五,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合理化建议活动是决策层直接听取员工意见的有效渠道,是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   
第六,重视和抓好员工的培养和学习工作。因为受知识驱动的时代要想获得生存是依靠知识丰富员工。  
第七,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要以环境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事业留人,使每一位员工和科技人员,以企业为家,全身心投入工作,明白到企业该干什么,该得到什么,为了得到更多,就得做得更多,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企业与员工之间和各种契约,则成了他们争取自身权益的保障。这样,员工与企业就有了一种牢固的纽带维系,特别是科技人才,在企业管理的中枢位置上,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使企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明确人才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尊重信赖人才,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先决条件,是企业从感情出发留住人才。有这样一位企业的经营者,他貌不惊人,才不出众,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他从不用高薪,也从不主动去挖别人的墙脚,却能够把行业最优秀的顶尖人才聚集到自己的麾下,并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奋进取,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问其秘诀,这位经营者一听笑之,说:“其实,我根本就没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我愿意真心诚意地为我的员工喝彩。”原来,这位经营者在下属取得好的成绩时,总是第一个为他们喝彩,而且喝彩是完完全全发自内心,毫无造作与虚伪。也就难怪行业中最优秀的顶尖人才乐意在其手下工作,并且那么卖力。人的天性中都有一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肯定的渴望,认同并肯定人才的地位与作用,是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也是对他们的最好的鼓舞与激励。
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和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力。社会也通常以薪酬来衡量个人对企业的价值,特别是常常用来评价个人的能力、地位、业绩甚至发展前景等。经济利益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的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体现为收入分配的差距。企业中人才的劳动付出有时往往高于一般人劳动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他们的收入理应比一般人的高。大量成功的实践表明,企业要留住人才必须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做保证,要把财富的分配与人才的贡献对等起来,真正让人才有权获取最大份额的财富。这是企业依靠待遇留人。
领导者要严于律己,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工作上秉公执政,在作风上正道直行。不为一己牺牲集体利益,不因搞平衡而怯于公正,不搞“近我者亲,远我者疏”,更不可党同伐异、玩弄权术、有意整人。搞小团体主义只能拢住一部分人,在全体则会引起更大的反抗力量,产生离心作用,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终究出现人才危机。
以德留人,还要有胆量,能容人,容忍当然不是无原则迁就,不是对歪风邪气的容忍,而是不嫉妒,不抱成见,善于团结人,听得进逆耳忠言。有些老板和企业的高管们总是把“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挂在嘴边,人走了还可以再招,他们这样认为。存在这种思想的企业是不会有什么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也不要期待有什么忠诚的员工了,老板与员工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出卖劳动力和雇用劳动力的关系,这样的企业迟早都是一盘散沙!国外一些企业开始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的主人,把雇员当作是合作伙伴,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于是他们愈加重视员工、关注人性,更加注重激发员工的潜能。这确实值得中国老板们去思考、去学习,也值得中国企业去模仿和借鉴。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企业文化 (2) 下一篇论企业员工招聘风险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