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宏观经济决策选择

宏观经济决策选择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6 02:32:20
文档分类: 工商管理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宏观经济决策选择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2669
目 录
一、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态度3
二、宏观经济决策的出发点3
三、合理进行宏观经济决策4
参 考 文 献6


内 容 摘 要
进入21世纪后,我们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决策问题覆盖面迅速扩大,它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的单一问题,它成为了一个牵涉十分宽泛的综合性问题。这种问题的综合性已经从很多方面充分的显现出来,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等。一项宏观经济决策不是拍板瞬间产生的一个方案,它是一项包含大量经济、管理、人文和信息技术的系统工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拟定到方案的评估、实施及追踪反馈,这其中隐含着诸多来自管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索,这些不确定因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都难以把握。宏观经济决策一旦失误,其危害将不是局限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或某个环节,而是全方位的,并波及整个管理系统及相关领域,其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宏观经济 决策 选择
宏观经济决策选择
一、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态度
如何正确的选择宏观经济决策,那就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用陈云老前辈的十五字箴言便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一)坚持“只唯实”的科学态度
要想选择出正确的宏观经济决策,我们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国家现状,我们所处的经济大环境,必须要冷静地根据国情来制定宏观经济决策。这种只唯实的科学态度,既是我们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经济政策中的表现,也是我党在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得到的总结。坚持只唯实的科学态度,我们的宏观经济决策才不会脱离现实,不会走上歪路。
(二)克服“唯书,唯上”的错误倾向
在制定宏观经济决策时,作为一名决策者,很容易会受到自身的限制从而陷入了脱离社会群众的状态中。不愿深入实际,不愿意从人民群众中得出调查结果,不从本地,本部门的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一味地依靠书本,生搬硬套。这就是“唯书”的错误倾向。但是这也不是说我们就要抛弃书本,只靠自己进行摸索,那样也不行,我们要认真读书,精通书中所讲的理论,让书本成为我们的向导,再结合实际的国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经济决策实践。
所谓“唯上”,是指为了迎合上级的看法,把上级的指令作为教条,不去考虑客观实际就来制定政策的错误想法。不唯上的意思不是说就不听上级的话,不去尊重中央的权威。而是在执行上级领导的指令时,依然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要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去完成上级的命令。
二、宏观经济决策的出发点
宏观经济决策必须以人为本,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出发点。不断改善民生才是决策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决策时,要以把人民的生活安排好作为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一)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要有利
在发展经济时,不能以人民健康和职工生命为代价。不能盲目地为了发展经济就让人民群众来为环境买单。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难度大。完全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
(二)对自然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要有利
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防止环境污染,要节约自然资源,反对破坏环境和掠夺式使用自然资源的倾向。避免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子,我国因自然资源的无节制使用已然产生了许多的环境问题。土地沙漠化,雾霾等问题已经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不能再继续恶化危害后人的生存环境。
(三)对改善人民生活有利
搞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能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提高经济的数据而生产。比如一直强调的“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 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三、合理进行宏观经济决策
(一)统筹兼顾
在进行宏观经济决策之时,必须要树立全国一体的思想,把握全局,照顾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这几大经济成分构成我国如今的经济体系,不能过于偏袒某一经济成分,也不可以轻视某一成分。在统筹兼顾,各得所需的方法下面,才可以把国家经济这块蛋糕做大。而且统筹兼顾不仅仅是存在于经济成分这一个方面上。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民生与建设,城乡关系,国际大环境与国内等等方面都需要兼顾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每一个横向和竖向的关系层层构建起来的。在决策时不能受到主观上的局限就忽视了某一个方面。
(二)调查研究
宏观经济决策是基于什么才做出来的呢,那就是需要到调查研究的帮助,之前也说到了,宏观经济决策不能脱离实际情况。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做出决策,那必然是因为发现了问题。问题决定着整个决策的方向和结局。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发现问题呢,那就得依靠调查研究,全面弄清楚情况。要想得到比较全面的了解就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决策问题确定后,仍然要进行调查研究,不能光凭决策者的主观臆断。要制定出正确的备选方案,就必须以调查研究作为依据,必须做出几个比较方案,才能择优选用。方案制定的时候要根据自然科学的原理,人民的生活习惯等,对问题进行足够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才算是做好了方案制定的准备。那么光是这些显然还是不够的。在制定决策时,我们总是希望可以掌握足够的信息和经验。但是因为种种主客观条件,我们不可能掌握一切信息。而且又缺乏理论货经验进行借鉴。制定出来的决策必然在实施时会有相当大的偏差。决策时难免会有害怕承担风险,畏难的情绪。但是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心理,敢于做出决策,但不是毛毛草草的决定,而是在可利用的条件下尽可能稳妥的制定方案。在制定方案时要向群众进行意见征询,一类是在生产一线的群众,一类是专家,技术人员。我们不能在决策时独断专行就好比改革开放时所提出的市场调节的概念。这样才可以做到实践和技术指导两方面相结合。方案制定出来后,将方案交给这两类人进行讨论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方案修改。人民群众和相关专家才能给方案提出实际实施中不切实际的地方以及他们所摸索出的新发现,新创造。这样不断地完善方案,才会使方案更加充实,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参 考 文 献
[1]陈云文选:第二三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2]刘晓哲.陈云决策思想的认识论基础[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 3):45
[3] 李维善.陈云的决策思想研究[J] .哲学研究,2005( 5):4—6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