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廖记棒棒鸡战略研究

廖记棒棒鸡战略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6 02:30:05
文档分类: 工商管理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廖记棒棒鸡战略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060
目 录
一、廖记棒棒鸡发展路径
二、廖记棒棒鸡发展剖析
三、几点思考
内 容 摘 要
我国的餐饮连锁业竞争已趋向白热化,但竞争的主流手段依旧是低水平的促销方式。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许多制造性行业出现了大型托拉斯企业,形成了一种新的工业发展氛围,但现场作业管理(三要是分工专业化、操作标准化和程序化等)水平依然很低,没有形成管理工作的协调化、一体化和系统化,凭工作经验办事和简单的管理方式己不能适应大工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薄弱环节,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面临重大挑战。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新的工业发展需要,成为美国工业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和探索方向。这就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基本背景。
  
  回顾100年前的泰勒时代,审视中国餐饮连锁业管理工作的协调化、一体化和系统化,以及原辅材料的供应链和产品质量的统一性与稳定性现状,令人感到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行业面对的问题竟与泰勒时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经济的急剧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财务管理中资金的精确管理,到库存物料价值的准确分析,再到整个供应链的执行过程,都在继续进行着科学管理的标准作业管理。因此,实现企业的标准作业管理,成为企业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于解决中国现代餐饮连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在我国,餐饮业年消费总额高达6000多亿元,并且还将持续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有79家,营业额占百强的85.6%;中国饭店协会强训,连锁经营是餐饮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成为餐饮业普遍应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商务部已将特色餐馆连锁经营、快餐送餐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和中心厨房建设、厨房工程建设等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中同快餐业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中式快餐品种 开发缓慢,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
廖记棒棒鸡战略研究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商业模式,被誉为商业界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商业的发展。
1859年美国的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成功创办第一家连锁店“太平洋与大西洋茶叶公司”,此后不久,连锁经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普遍成功,从而使商品流通领域产生了一场革命,推动了流通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这种经营方式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初,因怀抱梦想,李良锋先生拜师学技、潜心苦学得“棒棒鸡”真谛,从一小摊开始艰苦创业,“秘制配方”调出脍人美味,其纯正的口感,鲜香的特色,“安全、便捷、营养、美味”的卤拌熟食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创业十余年来,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迅速。而今龙头产品“廖记棒棒鸡”已成为川菜中最成功的菜品之一,在川渝家喻户晓,后研发的“风味耳片”、“红油兔丁”、“香油卤兔”、“廖记肺片”等也成为川菜名菜,群众喜爱产品。
从自产自销到产品多渠道的熟食连锁店,十多年的成功经营经验使廖记熟食店开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它成为四川美食行业的标志性代表,引领着熟食行业的健康发展,弘扬了中国熟食文化!。
 一、廖记棒棒鸡发展路径
1993年还没有廖记棒棒鸡,那时的小吃等餐饮以挑担为多,当时的廖记也是如此,在改革开发的背景下,渐渐的萌生了创业念头。 
1993-1996年廖记棒棒鸡成长。廖记棒棒鸡建立初步的售卖方式(小摊生意),经与合伙人的探讨,从初步售卖方式转变为店铺售卖,从而正式展开“廖记棒棒鸡”的旗帜。 
1996-2000年廖记棒棒鸡发展。随着时间的进展及分店铺的扩张,廖记棒棒鸡在本地的知名度提高,对企业战略也作出更改:对各店铺“自产自销模式”转变为生产及销售的标准化。 
2000-2004年廖记棒棒鸡发展壮大。2004年四川廖氏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大发展的序幕。开始致力于品牌文化的宣传推广及全国加盟店的发展。 
2004-今廖记棒棒鸡走向成熟,与全国200多家加盟店实现共创财富梦想后,企业开始关注民生,建立了社会上负责任的企业的形象。.
 二、廖记棒棒鸡发展剖析
 国内的连锁企业很多,廖记棒棒鸡(以下简称廖记)可算是在西南成长起来的连锁小吃的代表。它的最初发展与很多本地餐饮企业一致,实现了食品到产品、个体户到企业的转变。
廖记的诞生之初也是来自于民间,由于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有了一定资本积累后,从小摊生意转变为店铺售卖,很多国内的同类餐饮单位就在这一步止步了。因为他们缺乏连锁理论,连锁管理理论,营销推广理论的知识。而廖记在积累一定分店后,在生产技术上作出了巨大的革新,由各分店“自产自销”模式转变为产品模式,实现了产品生产及销售的标准化,拿住了分店的命脉,有助于廖记进一步的扩张拓展。自此,廖记走上了连锁发展的道路,连锁经营的快速增长为其带来了风险小、成长速度快、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其可通过无资本的扩张来获得规模优势。完成这一步后,廖记已完成幼儿到青年的成长阶段,同时连锁经营的风险也来了,如总部带来的风险、加盟者带来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和中国20年连锁经营困难风险等汤伟伟(2008)在“连锁经营规模扩张与风险防范”中指出如果不将连锁经营这种组织方式与经营者的能力、资金及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它是发挥不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的,并说明风险来源于经营者、市场以及总部三方面。当然,如果选择了特许加盟的经营模式,还会出现双边道德风险及信用危机等等,也无疑给连锁企业自身树立和培养了竞争对手。“连锁经营规模扩张与风险防范”中指出了连锁经营扩张所带来的风险,在扩张中管理之后、适应能力变弱、物流配送发展之后、资源供应不足、信息管理成为扩张的瓶颈、“牛鞭效应”的产生、财务报表与经营活动脱节以及人才的缺乏等。为此2004年廖记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成立,确立领导班子、引进职业经理人、在内部成立了信息管理处及投资建立廖记物流配送中心成立,在降低风险稳固自身的基础上拉大了发展序幕,开始致力于品牌文化的宣传推广及全国加盟店的发展。
三、几点思考
从一个小摊发展为一个店面的老板很多,从一个店面发展到几十家分店的老板很少,这几乎是一个质的转变,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其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原有的经验管理。从而实现老板自己的大进步、企业的大发展。
如何选择和运用连锁经营模式对连锁经营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着企业连锁经营能否成功的运营。“连锁致胜”一书陈述了连锁经营的三种基本模式,直营、特许、自愿,并对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认为三种模式都有自身的特质,不能断定孰优孰劣,并指出在进行连锁经营模式转换时应先自我评估,有了充分的转杯和阶段性的选择才能逐渐转换。
国内连锁理论的知识普及较少,目前广大的餐饮老板中知道连锁但不懂连锁理论的人在绝大多数,这对少部分有连锁理论基础的老板是个优势,但也使中国自己的餐饮品牌产生及发展变缓,国外有不少驰名全世界的餐饮品牌,不少以进入中国瓜分餐饮市场。而我们国家餐饮发展历史短短几十年,还需要努力。
 

参 考 文 献
1、《连锁经营规模扩张与风险防范》,汤伟伟,2008年
2、《连锁经营理论研究综述》,徐月、田建春,2011年。
3、《科学管理理论在中国现代餐饮连锁业中的价值分析》,赢商新闻 [餐饮] 2007年12月27日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 下一篇中小型企业管理的制度与创新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