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湖浅谈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趋向

湖浅谈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趋向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6 00:04:39
文档分类: 工商管理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湖浅谈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趋向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2739
目 录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
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2.1 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2.2 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不协调。
2.3.贸易高度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日益提高。
2. 4.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无品牌意识。
推动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3.1.将环境可持续性融入外贸增长政策之中
3.2重视科技兴贸。
 3.2.1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政策
 3.2.2建立科研与市场的中介机构,推动技术商品化
3.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3.4鼓励国内企业打造自主出口品牌,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3.4.1企业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3.4.2我国企业要认真对待自主品牌培养
 3.4.3以名牌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
 结论
 参考文献

内 容 摘 要
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的不协调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本文详细叙述了我国在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强对我国贸易集约化的转变,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同时关注环境的变化,并且需要提高我国企业的自身竞争能力,从根本上走集约型增长道路,切实从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利。
关键词:外贸增长方式高新技术 服务贸易自 
浅谈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趋向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改革,受重商主义的奖入限出的影响,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这种改革适应了当时国家加快经济建设,释放剩余生产力和获取外汇的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的一个动态理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作为创新国率先进行生产并出口某一产品到国际市场,在产品达到成长期时,达到最大进口量后选择出口;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进口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进口该产品,而且进口该产品的时间较长,之后才开始生产、进口该产品,但此时大多数产品已到了成熟期,产品的价格也就相应的降低,减少了产品出口利润所得。由此可见,我国的粗放型外贸增长大大降低了贸易效益,转变成为必然。
  二、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随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美元持续疲软,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出口产品朝着高附加值转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仍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虽然在积极引入外资的大潮中的确引入了一批相对我国而言的先进技术,但其中许多技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并不是当前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同时,我国针对国际市场的信息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2.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不协调。
  在世界经济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时候,服务业发展水平将更能体现一国的综合竞争力。中国是一个商品贸易大国,服务贸易规模却不突出。
  3.贸易高度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日益提高。
  环境恶化的代价无法显示在产品交易的成本中,因此外贸增长过程伴随着“负外部性”,致使贸易品企业边际效益与边际社会效益、企业边际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严重背离,付出了很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代价。
  4.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无品牌意识。
  认为创品牌既有经济负担还要承担风险,没有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安于现状,在这个品牌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不断被打压利润空间。
  三、推动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2014年6月18日,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从长远来看,正是对增强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并出口的有力促进。
  1.将环境可持续性融入外贸增长政策之中。
  提高全社会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向高效益的集约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在调整国内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重要资源保障制度,调整国内投资结构、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逐渐改变我国传统的以资源高消耗拉动外贸增长的进出口方式。
  2.重视科技兴贸。
  树立“科技兴贸”的思想,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
  (1)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政策。我国的科技产品大部分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我们应遵守动态比较利益中“扬长避短,发展优势”的原则,发展劳动——技术混合密集型产业增加资金投入,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知识经济的成长,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含量,使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可以及时随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而变化。
  (2)建立科研与市场的中介机构,推动技术商品化。为使科技成果商品化,引导企业利用高技术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我国应建立起富有效率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和市场咨询机构,使企业和科研机构能紧密结合,及时捕捉国际市场上新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最新动态。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新形势下我国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立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健全服务贸易支撑体系,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消费。通过服务业的合资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新兴的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
  4.鼓励国内企业打造自主出口品牌,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1)企业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品牌竞争,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保护。
  (2)我国企业要认真对待自主品牌培养,进行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出口商品的高质量、高效用,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达到竞争的目的,在国际市场上树立本企业的品牌信誉。
  (3)以名牌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利用集群效用,把握机会,做好市场营销,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品牌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李雪静.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经贸[J],2006, 8期自
[2] 姜茂生,王海连. 从公司治理角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N]. 证券日报, 2007 
[3]黄国成.关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柴童.中国财经报; 2007年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4]刘玲.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从何抓起?[N].中国财经报, 2007自考本科会计学毕业
[5]顾殿伟.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中国总会计师[J],2007-2-12计学毕业论文范
[6]孙瑞东,孙淑香.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国会计师网[EB/OL].://.ccpan.com/html/gl/qycw/nbkz/2006/1018/377432.php./2008-10-29 
[7]刘杰.浅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会计之友[J],2007,20期计学毕业论文
[8]朱玉香.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管理科学文摘[J],2006,01期
[9]张丽红. 试论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S1)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试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