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3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一)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3
(二)税制模式存在弊端…………………………………………………………4
(三)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5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6
(一) 建立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模式………………………………………………7
(二)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即“个人经济身份证”制度……………………7
(三)建立科学的预扣预缴税款制………………………………………………7
(四)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8
内 容 摘 要
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36年了。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几经修改完善,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断加强,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分配、组织收入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人所得税还需要深入的改革。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一、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36年了。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几经修改完善,最近一次修改是2011年6月30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该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断加强。从收入规模上看,2015年全国税收收入124892亿元,个人所得税8618亿元,占税收收入的6.9%,是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后的第五大税种,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分配、组织收入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
2008年-2015年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单位:亿元)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税收收入
54219
59514
73202
89720
100601
110497
119158
124892
个人的税
3722
3949
4837
6054
5820
6531
7377
8618
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
6.9%
6.6%
6.6%
6.7%
5.8%
5.9%
6.2%
6.9%
个人所得税是所有税种中纳税人数量最多的一个税种,但其所占比例却不尽人意。2015年我国税收总额124892亿元,增值税占比24.9%,营业税占比15.5%,企业所得税占比21.7%,消费税比8.4%。个人所得税只占了全部税收的6.9%,和其他税种比起来这个比例还很小,而美国这一比重超过40%。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要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还不太现实。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所占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实在是太低。可见,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令人堪忧。
(二)税制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模式,即纳税人取得的个人收入要区分不同的应税所得项目,实行分项扣除费用、分项确定适用税率、分项征收。其特征是并不将个人的总所得合并课税。这种税制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广泛采用源泉法,控制税源,防止税款逃漏,课征简便。分类制的理论依据是,对不同性质的所得项目应采取不同的税率,以使各类所得的税负轻重有别。但这样做却使纳税人税收负担不公平,征收效率与经济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
1、从公平角度来看,不符合“负担能力”原则。对不同来源的所得采用不同的征收标准和方法,这样会使处于同一收入水平的纳税人因收入的来源渠道和项目不同,实际税收负担会不一致,无法消除纳税人整体负担差异,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
2、从效率上看,首先由于对不同收入项目采取不同的税率和扣除办法,造成各项所得的税收负担不一致,从而诱使纳税人将其收入分解,多次扣除费用,以达到逃税和避税的目的。这样做侵蚀和破坏了税基,导致征管方面的效率低下,阻碍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其次分类模式对经济的变化缺少弹性,难以随通货膨胀及时调整,而且对不同来源所得采用不同的征收标准和方法,征纳费用较高,增加了税收成本,也不利于体现税收效率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构成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行分类税制必然出现取得多种收入的人,多次扣除费用、分别适用较低税率的情况,使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这样不但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反而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用纳税或少纳税,所得来源少的、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现象。所以,这种税制模式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也不利于拓宽税基,容易导致税负不公,征税成本加大,征管困难和效率低下,很难体现公平合理。
(三)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
2008年-2013年工薪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单位:亿元)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工薪所得税
2240
2483
3148
3891
3577
4092
个人所得税
3722
3949
4837
6054
5820
6531
工薪所得税占个
人所得税的比重
60.2%
62.9%
65.1%
64.3%
61.5%
62.7%
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并不能起到多少控制贫富差距的作用。按理说,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而我国的现状是:处于中低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薪金的阶层却成了缴纳个税的主力军,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60%以上。在美国收入最高的 50%人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联邦所收个人所得税的97%以上,而余下50%人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联邦所收个人所得税的比例还不到3%。
目前国家对个税税基的监管,只是对工薪阶层的收入比较完备,而靠工薪以外其他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富人阶层则基本上属于监管之外,虽然有累进制所得税,但是对真正高收入的人,征税征不到他们。目前的所得税累进制,主要适用于工资,而高收入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工资,而是其他所得,特别是资本所得,按照现行的征收办法,很难保证这部分收入会纳税,尤其是即使他们逃了税,他们也没有法律责任。为此中国个人所得税普遍受到违背公平原则的批评。如果不能解决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问题,不仅会拉大贫富差距,还会造成税负群体不公,从而动摇一部分人对社会公平的信心。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
(一) 建立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模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实行分类与综合所得税制。对某些应税所得, 如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实行综合征收,采用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 对其他的应税所得分类征收, 或对部分所得先分类征收, 再在年终时把这些已税所得与其他应税所得汇总。凡全年所得额超过一定限额以上的, 按规定的累进税率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并对已经缴纳的分类所得税额, 准予在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内抵扣。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 即分步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对不同收入采取不同的税率, 对综合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对分类所得实行差别比例税率。这种兼有分类所得税制与综合所得税制之长的征税制度, 能覆盖所有个人收入, 避免分项所得税制可能出现的漏洞, 又可以稳定税基, 使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更为公平, 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征管水平。
(二)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即“个人经济身份证”制度。将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税务编码。个人从事的各种与个人所得税有关的活动,不论收入还是支出,均在此编码下反映,这些信息应能从社会方方面面汇集到税收部门进行集中处理,迅速准确的掌握纳税人的收入状况。
(三)建立科学的预扣预缴税款制。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制是世界各国已经成熟的征管经验。这种制度要求对综合所得必须分项按月或按季、按次预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预扣预缴一般应比实际缴纳的税款多,以促使纳税人年终申报。为避免年终汇算清缴时退税面过大,应对应税项目采用不同的预扣预缴办法,如对工薪所得可按目前的征管方法按月预扣预缴,对经营所得以当期实际应缴税款数或上年实际数按月或按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以其收入总额按一定的预扣率按次预扣预缴。总之,应在堵塞偷逃漏洞的同时,尽可能简单易操作。
(四)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搞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得力是关键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对个人所得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不力的现状,通过立法,赋予税务机关一些特殊的权力,增强执法的力度。同时,对一些偷漏税构成犯罪的纳税人,不能以罚代法,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参 考 文 献
[1]饶羽平,廖永新.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讨[ J ].财税论坛, 2005.
[2]董再平《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完善》载于《税务与经济》2005 年第4 期
[3]徐进.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的难点与对策[J].税务研究, 1997,(3).
[4]刘 佐:关于中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J].研究报告1997.
[5]董树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的分析[J ].中国税务,2003,(5):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