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中国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如何定位
三、中国投资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
四、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目标及框架
内 容 摘 要
投资银行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金融中介机我国投资银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构之一,企业融资、兼并和收购、资产管理、创业主要业务涉足证券承销和经纪 、投资、财务顾问与咨询 、资本市场研究开发与创新等 。 与国际投资银行我国投资银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 随着全球业相比,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以及我国加入 WTO 后资本市场的开放,我国投资银行将面临一些列挑战,同时也面临很多发展机遇 。
发展中的投资银行业
一、中国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目前主要是证券承销业务,因此在分析投行业的竞争格局时主要考察证券承销这一指标 ,我们拟从证券承销金额、证券承销收入、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专业化分工、 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分工四个角度对我国投行业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主承销收入的前三位, 而主板市场承销金额的垄断券商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只占到第5和第8。考虑到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规模较小单笔投行业务收入有限,平安、国信和招商采取的“以量补价”策略效果显著。 此外,首发收入在主承销收入在大多数券商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 前 20 家中有 12 家首发收入占主承销收入的100%,低于 90%的只有 4 家。 这反映了新股首发已经成为券商主承销收入的主要来源 , 极力争取新股的主承销资格是投行竞争的战略要点。
1.承销金额上呈现大券商垄断局面。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一直处于严格的行政监管之下,而且承销业务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业务, 承销业务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因此承销业务呈现出垄断的特征。 从 2006 年至今,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一直占据着承销金额排名的前两名,除了 2008 年外,中金公司稳坐第一把交椅。 而且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 的市场份额合计占到前20家公司的 30%~50%,远超其他证券公司。 2006 年至 2008 年市场份 额 前 5名一直是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 、银河证券和中银国际 ,只是名次略有变化。 2009 年 和2010 年上半年 3~5 名 才 出 现变化 ,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 2009 年的第3~5名和2010年上半年的前 4名公司,市场份额差距都不超过 1%。
2.主攻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券商承销收入较高。
承销收入反映了券商投行业务的盈利能力。 平安证券、国信证券、 招商证券 3 家主攻小板和创业板的券商分列主承销收入的前三位, 而主板市场承销金额的垄断券商中金 公司和中信证券只占到第5和第8。 考虑到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规模较小,单笔投行业务收入有限,平安、国信和招商采取的“以量补价”策略效果显著。 此外, 首发收入在主承销收入在大多数券商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 前 20 家中有 12 家首发收入占主承销收入的 100%,低于 90%的只有4家。这反映了新股首发已经成为券商主承销收入的主要来源,极力争取新股的主承销资格是投行竞争的战略要点。
3.中小企业版、创业板和主板市场呈现专业化分工。
进入保荐制阶段后,券商之间的分工更加细化,不同券商根据自身的优势,主攻不同的市场,下面根据中小企业版、创业板和主板市场的首发项目排名对这三个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不同的券商占据着三大市场的主要份额。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和招商证券在中小企业版和创业板占据着首发项目完成家数的前三位,除国信证券在创业板外,募集资金也占据着前三位,而且都远远超过后面的券商。这三家券商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主板市场前 5 位券商分别为海通证券、中金公司 、中银国际、银河证券和中信证券,都是主板市场的大型券商,其中前三家募集资金都超过了100 亿元。 此外还可以看出,虽然主板市场募集资金规模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项目家数要远远多于主板市场,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和招商证券3 家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两个市场的募集资金之和要超过主板市场的前三家, 表明在保荐制下中小项目同样有利可图, 有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规模。
4.大型券商垄断股票和债券业务。
按照股票和债券业务对投行业务进行划分, 可以看出不同券商在这两种业务上的竞争优势。 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在股票承销业务中都稳稳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 , 表明了这两大券商寡占的市场地位。 海通证券和中银国际分列三、四名, 平安证券和国信证券凭借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优势排到第五、 六名。 债券承销业务中信证券占据市场15.3%的份额,排 名 第 一 中银国际和中信建投挤进第二、三名,中金公司则排到第四。 债券业务排名前 10 的券商中除招商证券外都是在主板市场排名比较靠前的,表明债券业务还主要由大型券商掌握,小型券商处于竞争劣势。综前所述,实行保荐制度以来,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才逐渐走向市场化道路,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竞争格局已经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是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两家大型券商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 在大型项目和债券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其次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割,安证券、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等券商凭借较多的项目, 降低单个项目的成本费用, 也能够实现盈利,甚至在总体盈利规模上能够超过主板市场的券商 。多方位的竞争格局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 最后,在债券市场,大型券商依然是市场的主要力量 ,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稳稳占据着前两位。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如何定位
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它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投资银行业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创新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需求将非常旺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证券承销业务(包括IPO、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的发行)将仍然是国内投资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新业务预示着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进投资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功能。
加强投资银行专业人才培养。投资银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一方面,我们要吸收先进的激励体制,通过晋升、高福利、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培养大量的储备人才。
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分散股权、增加股权流动性、明确产权关系,使证券公司内部信息更加透明,为建立有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奠定基础。一方面,可以吸引国内民营资本的参与,通过多元投资主体促进公司提高运作效率;另一方面,适当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以学习国外投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风险管理技术等,从而迎接与国外投资银行的全面竞争。
三、中国投资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
1.政府政策和监管措施的完善
中央政府对投资银行的监管,要逐步采用市场化的政策,放宽进入门槛,允许公平竞争,严把公司治理关。政府更多的是完善监管的法律法规,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由自律管理向立法管理过渡的趋势。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对投资银行的管理主体、设立条件、业务范围、行业原则、检查和稽核作出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按照证券法规的要求对投资银行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投资者和融资者双方的利益,谋求投资银行业在自律的氛围中得以健康发展。
2.投行正确的战略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金融市场将在更大领域和更深层次上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使我国的证券公司面临国内国外同行的极大挑战。为了不再重蹈日本证券公司的覆辙,我国的证券公司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业务上都无法同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相比,因而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市场定位,进行金融创新,形成自己专业化的业务特色。
四、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目标及框架
在保持各自传统强项的同时,业务范围向多元化转变目前国内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集中于证券承销领域,生存空间小,竞争无序。现代投资银行早已不是单一承销商的角色,除传统的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业务以外,投资银行还深入到并购重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项目融资、研究开发、风险投资和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领域,多种业务齐头并进,尤其是在并购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营企业通过并购进行资产重组、资金优化配置成为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无不要求投资银行扩大业务领域、满足市场需求。
加快国际化进程,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使得产业国际化成为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投资银行业同样也面临国际化问题。对我们而言,国际化不仅是扩大市场、增加盈利之举,而且是加强国际交流、获取国际信息,在国际竞争环境中锻炼打造自身、增强党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国家鼓励更多的优秀企业到境外发行上市,并随着条件的成熟,允许外国符合标准的企业到中国发行上市。外国企业到中国上市,同样也为国内投资银行提供了市场机遇。大量的业务等待着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去开拓、竞争。
但要实现上述投资银行发展目标,决非轻而易举之事。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必须作好以下几件工作:
(1)加强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执法力度。
(2)提高业内机构和人员自律性。
(3)加速人才培养。
(4)加速科技发展。
(5)继续改善政府行为,改变条块分割的局面。
参 考 文 献
1、 任倩,郭净, 刘兢轶 中外证券公司业务比较与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策略[ J] 时代金融, 2008, ( 10)
2、宋国良:投资银行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陈武朝 郑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探讨》,《审计研究》200年第1期
4、郑良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
5、姚远 张金清:对与美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缺陷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