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析会计计价与资产评估的关系

浅析会计计价与资产评估的关系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7 12:05:45
文档分类: 财务管理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析会计计价与资产评估的关系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608
目 录
一、会计计价与资产评估的关系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
浅析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关系
【摘要】无论是在特定情况下会计计价利用资产评估的结论,还是资产评估需要参考会计数据资料,都说明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两者在资产、成本、折旧等概念上容易混淆。而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资产涵盖的范围不同、计价依据不同、计价方法不同、计价原则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产评估界与会计界应该在正确区分的同事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协同合作,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资产评估 会计计价 计价方法
 【正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二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都在逐渐增大。它们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二者表现出一些内在的联系,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的区别。
一、 资产评估与会计的概念
 资产评估时指专门的机构或专门的评估人员,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对在一定时点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
 会计计价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著预测、决策、控制盒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一) 资产评估中大量运用现代会计计价方法
 资产计价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未来现金流入现值法、现行售价法、可变现净值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标准成本法等多种方法。其中历史成本法是传统计价法,其它方法简称现代计价法。历史成本法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长期以来各国的会计准则中绝大多数非货币性资产都规定用历史成计价。但在通货膨胀严重动摇币值不变假定下,历史成本法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弊病,现代计价法虽然在理论上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现代计价法在会计实务中目前还行不通。但在资产产权发生交易、变动时却有使用现代计价方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在于资产评估时,必须以资产公允的现时价值作为产权变动的交易价格或底价,而帐面历史成本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现代计价方法更为精确正式地评估出资产现值:可行性在于资产评估中只是对部分产权变动的资产或少数企业的全部资产采用现代计价方法,实施难度和操作成本比在会计实务中全面推广要小的多。
(二) 会计数据是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目前国内评估中使用最多的是重置成本法。而重置成本法师把资产现时状况、价格变动和技术变革对历史成本的影响加以量化,在帐面历史成本基础上修正得到的,因此,大部分资产的评估要易会计数据作为基础性资料。
三、 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
(一) 目标不同会计
会计计价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会计总体上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而资产评估目的分为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同一资产在不同的目的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资产评估时资产评估人员对特定条件及约束条件下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和判断,是一种社会中介活动。”资产评估总体上是为资产产权变动和交易服务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交易当事人提供一个公允的参考价。”目标是具有导向性的,一般行为的产生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某个目标,如果两种活动的目标一开始就存在差异,那么在实现各自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其他方面的差异。因此,以下若干差异本质上都是源于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目标不同。
(二) 功能不同
会计主要的功能是反映和监督,它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资产评估时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形成于生产要素需要市场配置的时期。当时,为了保护国有资产不致大量流失,资产评估得以出现。资产评估产生的原因决定资产评估的基本功能是评值和评价。随着人们对在各种条件下了解资产价格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再只是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的范围逐渐扩大,资产评估随之不断地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而产生了一些辅助功能,如公正和管理。
(三)假设前提和原则不同
 会计计价前提有四个,分别是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只有明确了这四个假设前提,会计计价的结果才会更可靠、更公允、更具有相关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会计目标;资产评估假设包括了前提假设、坏境假设、评估对象利用程度假设以及特殊假设等。资产评估前提假设又包括了公开市场假设、非公开市场假设以及继续使用假设等。由此可见,资产评估中的前提假设要比会计计价中的前提假设宽泛许多。此外,资产评估的前提假设并不要求在一项评估活动中同时满足,随着评估目的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假设组合,而会快计价的四个前提缺一不可,否则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计价遵循重要性原则、可靠性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等一系列基本的原则;资产评估则有工作原则和技术原则,工作原则包括独立性原则、客观公正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技术原则又包括预期收益原则、供求原则、贡献原则、替代原则和评估时点原则。
(四)计价方法和依据不同
 虽然资产评估方法借鉴了会计计价的相关方法,但是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资产评估市场包含市场折扣法、现行市场法、功能价值类比法等多种方法,此外资产评估还有市场法和成本法。会计计价则主要是采用核算方法,一般情况下以历史成本为依据,虽然现在已经引入了公允价值、现值、重置成本等计量属性,但是其他计量属性的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
 会计计价反映的是过去发生业务,而资产评估是以现在已经发生或者将来要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加上评估人员的判断及推理评估出的结果,它是评估在特定时点上资产的价值,评估人员应了解被评估资产所处的时间、地点、行情等多方面的信息,搜集资料并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然后进行专业判断,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资产评估标准随着评估目的的不同、财税政策不同而进行具体选择。”
 (五)计量范围不同
 资产评估的客体通常是泛指资产及需要用估值技术服务的所有可以用货币表示的经济事项;会计中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形成的、由企业控制或拥有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资产评估并没有强调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控制的,因此资产评估所评估的资产都是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而资产评估中的被评估资产不是如此,例如商誉、销售渠道、人力资源等也可以作为评估对象,虽然现在这类资产还不在我国资产评估的范围内,但是国际资产评估已经把这些资产纳入到资产评估的范围内,隶属于无形资产评估中。
 此外,会计计价中把长期待摊费用视为一项资产,但是从实质上讲它是一项虚资产,未来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实质上的经济利益,资产评估不捋其视为一项资产。
(六)公允价值涵义不同
 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是一种资产计价标准,它的作用是客观反映持续经营中的企业的真实价值。会计假设前提中有一项是持续经营,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必定也是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此外,由公允价值定义可知只有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才能运用公允价值。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是对各种条件下于评估条件相匹配的、合理的评估价值的抽象,它既是一种行为目标也是一种价值目标。它的作用在于明确资产评估的行为放心和工作目标。“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内涵和外延要比会计计价中的公允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宽得多。”资产评估中并不一定是持续经营和正常交易下的公允价值。
(七)计量结论不同
 在会计计价中,同一资产的一般计量结果没有区别,但是在资产评估中即使是同一资产,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甚至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于评估特定目的的不同也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例如坐落在繁华商业区和位于郊区的同样的商品房,前者的价值肯定会高于后者;企业清算时的资产肯定会比一般情况下的价值要低等情况。由此可见,资产评估要求评估人员对被评估资产的相关信息有充分透彻的了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估出资产的价值。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由于目标的不同产生了一系列的区别,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区分的同时运用二者之间的联系找到能够相互借鉴的契合点,以便合理利用以节约成本,同时又能实现各自的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刘淑琴,李瑶论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关系[J]财务与会计.2007,9(5):41-44
刘萍. 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协调和合作[J].财务与会计.2006:4-6
胡卓娟. 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J]当代经济2008,(7):122-123
徐瑞范. 资产评估与会计中公允价值关系浅析[J].商业现代化.2006,(489):172-173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财务管理的目标框架 下一篇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看我国上市公..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