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分析企业投资回报情况
二、分析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
三、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
四、净利润的现金支撑度分析
内 容 摘 要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通过各种方式归结现金交换与流动,最终使自身现金增值的过程,而现金流量表就是专门揭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动的一种报表。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本期及以前各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从而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评价企业当期及以前各期取得的利润的质量,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从而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它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动态报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活动,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科学地分析和利用现金流量表是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之一。
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自我创造先进的能力等,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便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是利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技术和方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本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提供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的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用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 一、分析企业投资回报情况 (一)非贴现的分析方法 如回收期法,该方法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年限越短,该方案越好。计算公式为: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该指标用来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营利性。回收期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理解。其静态回收期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投资经济效益。目前评价投资方案优劣时,只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使用。 (二)贴现的分析方法 主要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其中净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净现值法就是以净现值大小作为评价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方法,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投资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 该项目可行。现值指数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也称“现值比率”、“获利指数”、“折现后收益——成本比率”等, 该指数大于1,说明其报酬率超过预定的贴现率,该项目可行。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内含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该方案可行,该指标越大该方案越好。
二、分析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看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一般该指标大于1,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看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该项比率反映了企业用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公司全部债务的能力,体现了企业偿债风险的高低。一般而言,该比率值越大,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越大,相应的风险越小;该比值越小,表明偿债能力越小,相应的风险越大。
(一)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 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的经营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企业为亏损企业; 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则商业信用不佳。 (二)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 现金购销比率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是购进了呆滞积压商品,第二是经营业务萎缩。两种情况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 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回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此项比率一般应在95%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或销售信用政策不适当;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此项比率低,说明该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现能力差。 (四)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用于职工的各项现金支出÷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的情况比较,如比率过大,可能是人力资源有浪费,劳动效率下降,或者由于分配政策失控,职工收益分配的比例过大;如比率过小,反映职工的收益偏低。
三、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 固定付现费用支付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各项税金的现金)÷各项固定付现费用。这一比率如小于1,说明经营资金日益减少,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萎缩,收入减少;资产负债率高,利息过大;投资失控,造成固定支出膨胀;企业闲余人员过多,有关支出过大。 四、净利润的现金支撑度分析 净利润含金量=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取得投资收益获得现金-财务费用+处置长期资产现金盈余+汇率变动影响现金结余。通过计算含金量和净利润之间的比例,更能准确反映出企业账面现金流量背后的现金支撑,准确判断出利润的可信度。 由此可见,企业只有更加注重现金流量分析,方能对项目经营业绩进行准确评价。
参 考 文 献
1、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2009.
2、刘长滨.《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胜楠,《浅论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工业会计,2000年第12期
4、李炳成.2010.现金流量表分析体系探究.
5、湖南天关会计师事务研究所研究课题.2009.企业财务预算应当以现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