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的意义。
二、从内因理论、外因理论、系统理论等多方面剖析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三、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应包括的内容,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应具有的特定经济功能。
内 容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既面临发展壮大,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同时也迎来具有强大优势的国际会计公司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充满竞争的网络经济环境中,中国会计行业必须接受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更为严格的监督,因此,在公平开放的国际化竞争中,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约束的企业和会计公司难逃被淘汰的厄运,没有职业道德自律的会计人员将被剥夺参与竞争的资格。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信息失真 经济功能 法律制度 诚实守信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及其的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的意义。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和延伸。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质量、业务水平的标准之一。
会计职业道德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是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度,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医生职业道德的优劣影响的是一个或者几个患者,而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会计信息失真
据调查显示,对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的占20.2%,配合单位造假的占36.8%,被迫操作的占25.9%,因业务水平低而出错的占17.1%。
会计造假案也层出不穷,如1997 年2 月琼民源的年报所披露的所谓4.41 亿元的其他业务利润和6.57 亿元的资本公积金的解释,便是典型的一例;此外还有东方锅炉、蓝田股份、四通高科、银广厦等多个公司的严重造假事件等。
这些事件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沦丧,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的秩序,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此类行为为法律所不容,应该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
2、会计人员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有些会计人员平时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在现实工作中,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不能坚持原则,做出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而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教育体制中,学校的教育也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及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人格培养不够重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以及违背职业道德造成的严重后果教育不足,许多高等院校对学生会计道德的教育很不重视,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会计道德规范教育课程,学生走上社会后职业道德缺陷愈来愈明显。
3、会计人员监守自盗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一些人不顾道德约束,伪造、变造、隐秘、毁损会计资料;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化公为私、出卖集体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贵州省贵阳市财政局许杰在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采取各种手段贪污公款7272万元,媒体报道时冠以“惊天大案”。交通部财务司综合处雷勋平自1995年至1998年期间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向下属单位划拨国家基本建设限额款的权力,非法挪用交通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和科技经费共计8000万元,受贿31.5万元。此类案例枚不胜举。
(三)、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的意义主要是更好的发挥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对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言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动机是行为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朱镕基总理的“不作假帐”,深刻的道出了会计行业作假帐盛行的尴尬局面和会计从业环境亟待净化的现实。会计人员在经济组织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职业的高风险性,如取悦于上级或外界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以权谋私而作假帐、瞒天过海等导致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迫于领导压力,被动作假
会计人员听命于单位领导的指挥与控制,致使会计人员很难做到与上级抗衡。一旦上级领导违背会计准则的决策和指令时,会计人员往往面临着来自道德良心的遣责和丢掉岗位的两难选择。会计人员迫于压力便会按照领导的旨意来进行会计数据篡改、作假帐,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会计人员掌握和熟悉企业的账务往来和经济活动,存在着资金调配和数据核算等权力。于是,部分道德素质低,法律意识谈薄的会计人员追求私利监守自盗,做出违反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法行为。如在发票上动手脚,截留资金到个人名下,挪用或贪污公款等,都是会计人员漠视法律法规的体现。
监管机制存有漏洞
现有的会计监管机制不严导致违法成本低廉,致使不法之徒铤而走险。虽然许多企业设置纪检审计等监督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督制度,但在执行上受制于企业文化,人事关系等因素而走过场,监督没有收到实效。
三、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应包括的内容,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应具有的特定的经济功能。
(一)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应包括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堡坎:
一是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热爱本行业和本职工作,并积极钻研业务,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岗位要求;
二是遵守会计准则,即会计人员应熟悉财经法律和国家的会计制度,并自觉遵守和积极宣传;
三是依法办事,即按照会计法规制度办事,确保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
(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应具有的特定经济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可言归纳为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其内容受其制约。近几年来,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会计职业道德含义的界定多局限于单纯的道德定义,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必然有所改变。即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应具有三种经济功能:
第一、能够有效的淡化机会主义行为;
第二、能够节约财务信息的费用;
第三、能够减少强制执行法律的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2010
[2]杨春平.《会计法律与职业道德规范论》.法律出版社.2005
[3]张莉.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6,(2).
[4]傅锡原.《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张明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