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村财乡管”财务管理模式浅析
答辩问题
问题1、本研究的理论支撑有哪些?
答:一、“村财乡管”的概念
“村财乡管”又称“村财乡(镇)代管”制度,是指在坚持村、组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决策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村民自愿,依法委托的原则,将村级体财务委托乡(镇)政府代为管理,统一进行收支核算,使原来“村财村管”旧制度下各自为政、管理分散的村级财务变为集中核算、统一监督管理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具体可概括为“一取消”、“两分离”、“三不变”、“四统一”。
二、“村财乡管”的内容
“村财乡管”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顺应农村经济发展新要求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尊重村民意愿前提下,基于委托代理的原则实行村级财务的乡(镇)代管。除各村留有一部分备用金外,村账务全部上交至乡镇代管中心,此时,村级财务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仍然由村级把握,乡镇只负责管理及核算。村财乡代管主要代管会计账目、财务收支、会计档案、提供会计信息。
三、“村财乡管”的组织架构
“村财乡管”工作依托乡(镇)村级财务代管中心而进行,一般以乡镇农经站为主,其主要职责是代理村级会计核算与管理,办理资金拨付结算,实施会计监督,提供信息服务。其人员岗位结构一般可分为:代管中心主任1人,会计业务人员2-3人,各村设报账员1人。(1)主任;负责代管中也全面工作;(2)业务会计:负责代理村级总账、明细账等账簿的登记和管理,并定期与银行及村出纳核对账目,做到账单和账款实相符;(3)村报账员:负责村级备用金领取、转账等业务;负责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固定资产登记薄登记和管理;(4)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推选产生。
四、“村财乡管”的理论基础
(1)集权与分权理论。在“村财乡管”模式之中,集权体现在村支书和村主任手中掌握着村级财务决策权,同时,乡镇一级掌握着财务管理权,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执行。但若村干部手中权利过于集中,成为“一言堂”,又会容易滋生腐败现象,隔离干群关系,所以应该要适当分权。也就是让村民参与到集体资金的使用1来,参与监督和决策过程,调动参与村务的积极性,能更好的让财务政策落到实处兮又能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推进村民自治和民主理财,提高村民民主的参与意识。
(2)委托代理理论。在“村财乡管”模式中,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主要表现为:村民与村委会成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村委会与村级财会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村委会与乡镇代管中心财会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3)三是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是一种新的更高效率的制度替代旧的低效率的制度。制度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它是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的,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制度的供给是有限的、稀缺的。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自身。
2、本文是如何提出结论和建议的,即研究过程?
答:本文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为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村财乡管”这一选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了“村财乡管”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并对其从法律层面进行了合法性和合理性论述,分析了“村财乡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我国乡镇实施“村财乡管”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部分是提出对乡镇“村财乡管”改进完善的建议对策。“村财乡管”作为其普遍实施的具体模式,对于发展民主理财、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新思路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村财乡管”有利于增强村级民主管理,促进农村基层政治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村务透明度,推进“阳光政府”建设;有利于规范农村会计工作,严肃财经纪律。总之,“村财乡管”是在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也必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而越来越完善,也将逐步过渡向更加高级的管理模式,农村财务管理会越来越规范,使之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