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理基础…………………………………………………1
(一)低保制度与基本人权的关系………………………………………… 2
(二)低保制度的哲学基础--人与社会的关系………………………………2
(三)低保制度的社会学基础—连带主义理论………………………………3
二、对我国现行低保制度的讨论……………………………………………………4
(一)对低保工作实施主体工作性质的思考…………………………………4
(二)对现行低保制度第十条的批判…………………………………………4
(三)对低保实施程序中张榜公告的看法……………………………………4
(四)对现行制度下救济金额的讨论…………………………………………5
(五)对享有低保主体资格的认识……………………………………………6
(六)低保制度实施效果分析…………………………………………………8
三、完善低保制度的建议……………………………………………………………9
(一)立法保障…………………………………………………………………9
(二)司法救济…………………………………………………………………9
(三)行政执法…………………………………………………………………10
建立有关低保制度的投诉与行政复议制度………………………… 10
建立非政府的低保制度社会监督委员会……………………………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 12
内 容 摘 要
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人们进行精神消费,进行生产劳动和科技创新的基本前提,所以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都将与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满意度息息相关,而保护人民远离物质匮乏的困扰进行生产劳动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国家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规范因履行职责而产生的行为活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这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低保制度的主体、内容、程序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以及当人民的这一权力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或受到损害时的司法救济途径、办法等一系列诸多问题仍然值得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保障;生存权;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