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法律问题研究
内 容 摘 要
农村妇女遭家庭暴力在我国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家庭暴力危害了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她们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以农村妇女为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为视角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虽然有些法律的部分条文规定了家庭暴力的相关问题,但总体上看,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以及对家庭暴力行为性质的认定亦存在诸多争议,农村家庭暴力至今还未得到有效的制止,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根据国内外对家庭暴力的不同认识以及法律的界定,进一步明确家庭暴力的概念,以及家庭暴力产生的法律关系。第二部分是对农村家庭暴力危害的概括,同时对农村家庭暴力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现有的法律救济措施进行总结,同时指出当前在预防和制止农村家庭暴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借鉴国外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经验,针对我国农村家庭暴力,建议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法律救济机制相融合。
[关键词]:农村妇女;合法权益;家庭暴力
目 录
1.引 言1
2.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问题2
2.1家庭暴力定义和含义2
2.2家庭暴力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其法律后果3
3.农村家庭暴力的危害及原因5
3.1农村妇女遭家庭暴力的原因5
3.2农村家庭暴力的危害5
3.2.1农村家庭暴力严重地侵害妇女的人身权利6
3.2.2农村家庭暴力使得被害妇女的精神饱受摧残6
3.2.3农村家庭暴力严重危害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6
3.2.4农村家庭暴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7
4.制止农村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机制7
4.1现有法律层面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农村妇女的救济与不足7
4.1.1现有法律层面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农村妇女的救济7
4.1.2我国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农村妇女在法律救济方面的不足8
4.2预防、遏制农村家庭暴力法律救济机制的完善9
4.2.1在民事救济上采用多元手段9
4.2.2在程序法上灵活对待10
4.2.3《反家庭暴力法》实施10
结 语13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