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网络虚假点评”行为的性质及法律责任 |
 |
上传会员: |
tangjinyian |
提交日期: |
2023-08-22 09:43:44 |
文档分类: |
法学 |
浏览次数: |
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网络虚假点评”行为的性质及法律责任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7514
|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捷优势,更多的人们在消费时,总希望能买到最好的产品、在最好的餐厅吃饭、享受最好的美容服务,于是,在网上搜索点评便成了最便捷的方式。而有心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做起了“在线评论的买卖”。因为这种“买卖”使得消费者真伪难辨,一不小心就“中招”掉入陷阱,这类造假行为之所以屡见不鲜,主要是利益驱使。对内容方来说,可以通过大量刷取点击量,从而炮制一种所谓‘火爆’的假象,进而吸引真实用户的目光;对平台方来说,也需要通过使用这种‘火爆’的假象来营造优质平台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吸引广告投放。比如不少生产商刻意宣传某一款产品是‘网红’,而一些不良商家,又通过‘刷单’的行为,形成各种交易数据,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二者一拍即合,目的就是引诱消费者来此消费。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治经济。根治“点评陷阱”仅靠消费者擦亮双眼远远不够,“互联网+”后边首先要写上法治二字。构建开放、透明、可追溯的现代电商平台,需要监管各方尽快形成有效合力。一方面要运用好科技手段,提升监控水平,坚决遏制人为刷单、刷好评;另一方面要运用好法律手段,克服取证难的盲点,明确法治红线。针对电子商务的“放管服”改革,唯有精编监管网络,加大执行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商誉评价机制,才能助力“互联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出行舒心、消费安心。
[关键词]:商机 点评陷阱 利益驱使 法制 目录 一、网络虚假点评的性质3 (一)网络点评的概述3 (二)网路虚假点评分析3 1、短时间内有大量评论3 2、评论附带相似的图片3 3、找不到公司网站3 4、所有的评论都使用相似的措辞3 5、五星评论比例非常高4 6、评论含糊不清4 7、评论员重复使用相同的评论语言4 8、评论是五星,而且非常简短4 (三)网络虚假点评的性质4 二、网络虚假点评的案例分析6 (一)应进一步明确信息权属7 (二)应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 (三)应合理运用消费者权益9 (四)应遵循网络经营秩序10 [1] 埃弗雷姆·特班. 电子商务——管理与社交网络视角(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2 [2] 林文.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与实务技能(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1812 [3] 谢永江. 网络安全法学.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12 [4]郭鹏.电子商务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2 [5]王兴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 致谢13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