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目 录------------------------------------------------------------------------------1
内容摘要---------------------------------------------------------------------------2
一、企业债务重组的基础理论------------------------------------------------3(一)企业债务重组的定义及特征------------------------------------------3(二)企业债务重组的法律属性---------------------------------------------4
(三)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式---------------------------------------5二、企业债务重组的现实问题------------------------------------------------6(一)债务重组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影响---------------------------------6(二)债务重组会计处理面临的问题---------------------------------------7三、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思路和对策---------------------------------------10(一)严格限定企业实施债务重组的条件---------------------------------10
(二)准确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10
(三)防止通过债务重组操作上市公司利润------------------------------11
(四)对债务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11
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内 容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实现效益,一方面要看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要看企业能否经受住财政政策、货币杠杆、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冲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逐渐增多,稍有不慎就陷入生产经营困境。当企业负债过重,财务危机凸显之际,往往做出一些期待绝处逢生的经济行为,以减轻经济包袱,转危为安。这种情况下,企业债务重组成为比较可行的选择。
同破产程序相比,债务重组能够有效保护债务人的资产价值不至大幅度缩水,从而减轻债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同时,也给了债务人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债务重组的结果,会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在资产损益上造成影响,通过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实现不同的财务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追溯企业债务重组的基础理论,特别是认真梳理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式,探讨企业债务重组对债的双方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发现会计处理方式不可规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思路和对策,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