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 文档题目: |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 |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 提交日期: | 2024-03-18 23:22:39 |   
                | 文档分类: | 会计学 |   
                | 浏览次数: | 0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 下载地址: |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10401 |   
             
 目       录 一、绪论 (一)、论文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现状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通货膨胀动摇了“货币计量——币值稳定”的会计基本假设  2、通货膨胀冲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的有效性  3、通货膨胀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目标难以实现  4、通货膨胀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成本原则”提出了质疑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会计的产生原因及其模式 (一)、局部改革法 1、存货核算的后进先出法 2、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全面改革法  1、历史成本/稳定币值单位模式  2、现行成本/名义货币模式  3、现行成本/稳定币值单位模式 4、现行成本/实物资本保全模式 (三)、影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1、成本效益原则    2、获得会计资料的难易程度 3、国家相关政策 4、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我国推行通货膨胀会计存在题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法规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二)、企业对应用通货膨胀会计的认识不足  五、通货膨胀会计的改进建议  (一)、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二)、对固定资产实行物价上涨准备制度 (三)、通过报表附注的形式消除部分通货膨胀的影响 
 
 
 
 内 容 摘 要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根据计算物价指数时包括的商品品种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物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是相当于某一固定年份购买产品与服务的某一标准集合或者我们称之为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费用,在当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花费情况。生产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各个时期生产原料和中间投入品等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这是对给定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量。它与CPI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原料和中间产品。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平减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与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这三种物价指数都能反映出基本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变动趋势,但由于各种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所以指数并不相同。消费物价指数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消费价格指数;成本效益原则;物价指数;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