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应用的思考1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差异1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出台背景1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的差异2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中计量属性的差异2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确认的差异3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中损益确认的差异4
(三)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5
二、未同时符合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10
(一)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10
(二)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11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11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准则中相关信息披露的差异12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3
四、完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准则应用的建议15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素质15
(二) 多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以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配16
(三)以“营业外损益”来计量转让存货的损益16
参考文献17
内 容 摘 要
2006年2月15日,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成熟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以正式确立。《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的基础上经全面修订而成,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并非尽善尽美,其中仍有某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拟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借以透视我国现行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并就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