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部动因
(一)会计信息生产者(包括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可以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
(二)会计工作中的某些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
(三)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进一步强化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二、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
(一)法律环境的缺陷是虚假会计信息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
(二)政治经济环境中的问题也是促使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虚假的会计信息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三、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
(一)加强法制建设
(二)治理虚假会计信息,应采取过硬的具体措施
(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四)切实落实有效合理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大力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五)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六)完善会计人员申诉制度和会计主管任免制度
内 容 摘 要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和经济秩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就是信息管理,企业必须通过所掌握的准确信息来控制物流和资金流。但是由于现行企业某些管理的不完善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使得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甚至出现虚假失真的情形。这些都违反了会计客观、真实性原则,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相关利益。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条款,以期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由于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出台的新《会计法》是否能切中会计信息失真的要害,并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