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什么是会计信息?什么是诚信?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道德的关系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的三个方面及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等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会计从业人员没有诚信的危害及素质表现形式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对策与措施
六、树立会计行业“诚信为本、勤勉尽责”的待业信誉
内 容 摘 要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行业发展之源,会计工作之本。诚实守信,就是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要执业谨慎,信誉至上,说到底就是一个“实”字,这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会计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状况并没有根本好转,甚至出现“会计诚信危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放松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在规范和管理会计职业过程中,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和诚实守信是相悖的。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比比皆是,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造假之中,不分中外,古今有之,如中国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美国的安然公司事件更是将“会计造假”问题推向前沿,使会计人员成为“千夫所指”、“众矢之的”。
在形形色色的会计假账中,会计造假都有其造假的目的和动机:私营企业为了逃税而少做或不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以虚减利润;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了营造业绩、树立企业形象,多做或提前确认收入,少列成本费用,以虚增利润粉饰业绩,捞取政治资本或包装上市圈钱等等。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无论你是多高明的造假“能手”,都难有容身之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之初,会计人员要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理念,服务于政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模范执行财会法规,忠实维护财经纪律,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强化“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以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为中心,以提高财务管理增加效益为重点,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理念,实现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工作的新发展。
主题词:会计信息 失真 诚信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