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概念。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落脚点为决策有用性。
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一)真实性标志会计信息反映的是不依赖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内容;
(二)会计信息不可能达到绝对真实,但可作为目标而无限接近。
四、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分析。
外在原因:
1、 会计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
2、会计理论不完善;
3、外部监督乏力。
内在原因:
1、单位负责人指导思想不正;
2、会计人员失职;
3、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4、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五、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一) 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强化会计监督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会计监督
1、必须对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委派制;
2、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3、要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 外部监督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三)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2、加大执法力度;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五)逐步完善会计理论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在目前经济社会中,企业管理者对于个体利益的追求驱使其向会计人员施压;或因会计人员自身原因,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给社会带来损失。会计信息的效用在于决策有用性上,本文之所以探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因为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损失是信息使用者使用错误信息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之所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探讨,是因为在我国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还很普遍。本文从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因为如果不弄清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所提出的治理对策亦就失去了针对性;同时对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风险,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探讨;只有再弄清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风险、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的情况下,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会计 真实性 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