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
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和这种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必然性,通过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加大会计监管力度,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重振会计界的盛誉。
一、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性、必然性
1、纵观古今中外,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社会的“毒瘤”。
2、从我国看会计信息失真还存在更深层次的因素,不仅有金钱上的利益驱动,还有从地方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要政绩,企业要形象,使违法犯罪有可乘之机等等。
3、从实效看,会计信息失真、审计信息失真依然严重。
二、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加强会计监管力度,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
随着会计制度日益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一套包含法律、部门规章、行业自律型规范等内容,多层次全方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监管体系/内容/职能)。
1、会计监管体系一: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2、会计监管体系二:监管部门3、会计监管体系三:执法部门4、会计监管体系四:行业自律组织
5、会计监管体系五:自我监督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还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违纪、违法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民事索赔制度等急需建立和完善。
2、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难以真正切实做到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因此有必要成立会计人员行业自律性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会等,将原属财政部门的部分职能移交行业自律性组织来实施。
3、自我监督体系不完善。应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四、重申会计信息的重要性。结尾
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核算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当我们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深恶痛绝时,它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央及业界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而且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无须讳言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但我们也需正视这种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必然性。通过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加大会计监管力度,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重振会计界的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