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研究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3-10-18 21:35:13 |
文档分类: |
会计学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研究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6373
|
目 录
一.引言: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界定及对已有的研究文献、本文研究意义进行论述。 二. 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手法:主要从收入、费用及会计政策的变更角度对企业的利润操纵手法进入深入分析。 (一)虚假收入确认 (二)虚假确认费用 (三)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 (四)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利润操操 三.政策建议:结合对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深入分析结果,提出保护银行债的 政策建议。 进行行业分析和比较 进行历年比较 对企业一些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 关注管理费用中诉讼费之类二级明细科目
内 容 摘 要
理论意义: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主要包括IPO动机、配股动机、税收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IPO动机和配股动机。本文认为负债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企业为了获得银行借款或较低的借款利率,而违背公认会计准则的方法,以及违规的非会计方法来影响会计盈余的过程,该过程通常对债权人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对此,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可能进行利润操纵行为进行理论研究。 实用价值:蓝田股份利用虚假的销售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来骗取银行贷款,这使得以其为核心的“大蓝田”套牢了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及工商银行等金融企业的贷款十几亿,金融银行成为蓝田案的最大受害者。本文结合对企业利润操纵行为 深入分析结果,提出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政策建议。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