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从预算外资金到非税收入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3-10-17 14:49:21 |
文档分类: |
会计学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从预算外资金到非税收入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5730
|
目 录 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分析 二、如何对待我国预算外资金 三、近期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选择分析 四、“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内 容 摘 要
我国预算外资金由来已久,解放初始就存在。1958年,我国对财政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财权大幅度下放,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了预算外资金的概念,从此,预算外资金就基本上形成了三大块,即由地方财政部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国营企业管理的三个部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变以往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措施,预算外资金的项目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针对预算外资金的膨胀,1993年国家财政部对预算外资金作了一次大的调整,国有企业折旧基金和税后留用资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因而,预算外资金口径及其范围缩小了。1996年,中央开始对预算外资金进行治理整顿,将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收费)纳入预算,并将地方财政按规定收取的各项费、附加纳入预算,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1997年底,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计委、审计署、监察部和纠风办联合发布了《关于第一批取消的各种基金(附加、收费)项目的通知》,首批取消了217项预算外资金项目。由此可见,预算外资金范围界定的变化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分不开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