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论当前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 |
 |
上传会员: |
Tanggunping |
提交日期: |
2023-08-26 11:42:34 |
文档分类: |
会计学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论当前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9843
|
试论当前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
摘 要
我国税收制度是指税收职能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发挥,对社会经济税收作用生活产生的各种影响或效果。是税收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常常受社会客观条件以及税收具体制度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人们对税收作用的主观认识,都会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造成税收的具体作用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差异。税收分配的源泉是经济领域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增长,才会有充裕的税收。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论述中已有反映。税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对国家、社会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税收作用是对象化了的税收职能,是行使税收职能产生的效果,是税收职能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有条件的,具有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可以随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由于政治经济条件不同,税收的作用也就存在着广度和深度上的差别。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税收的主要作用表现为:为社会主义国家筹集大量财政资金,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协调社会主义经济利益,调节分配关系;在对外经济往来中,维护国家权益;参与国民经济的管理,监督社会经济生活。税收征纳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税收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调整的。而税法法律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以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具有契约精神意识和对其行为负责任为前提条件的。同时,由于税法也有一定的空隙难以做到近乎完美,必须要以诚信机制来弥补。税收信用就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表现和反映征纳税双方相互之间信任程度的标的,是由规矩、诚实、合作的征纳行为组成的一种税收道德规范。以守信主体为标准,税收信用可分为用税信用、征税信用和纳税信用等3种基本形式。
[关键词]:税收制度 税收信用 税收信用缺失 信用体系建立
目 录 引 言 第1章 税收信用的理论分析 1.1税收信用的科学定位 1.2税收信用的作用 1.3研究税收信用的现实意义 第2章 建立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2.1优化经济环境的需要 2.2 税务机关提高税收征管的需要 2.3纳税人提高维护自身信用的需要 2.4立法和司法技术在内的实施权利保护 第3章 我国税收信用缺失的因素分析 3.1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规范 3.2政府与纳税人权利义务错位 3.3税收主体信息不对称 3.4失信成本偏低 3.5税收信用立法缺位 第4章 健全我国税收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4.1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 4.2加强税收法律权威性 4.3加强奖惩制度建立 4.4完善征信系统建立 4.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结论 文献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