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我国寿险营销制度的完善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3-10-09 12:09:47 |
文档分类: |
保险学 |
浏览次数: |
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我国寿险营销制度的完善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0287
|
目 录
一、我国寿险营销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1、我国寿险营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寿险营销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营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成为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软肋”。 (2)、保险营销员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营销队伍的社会认同感较低。 (3)、保险营销员展业手段较为原始,脱落率较高。 (4)、佣金支付制度不完善。 (5)、部分保险公司在营销员培训教育上存在短视行为。 二、改革现行营销员制度势在必行 1、改革现行营销员制度是法律规范的要求。 2、改革现行营销员制度是保险监管的要求。 3、改革现行营销员制度是寿险行业发展的要求。 4、改革现行营销员制度是寿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的要求。 5、改革现行营销员制度是社会和广大营销人员的要求 6、改革现行营销员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三、我国寿险营销制度的改革发展方向。 1、国外营销制度借鉴。 2、近年我国寿险业营销制度改革成果。 3、改革现行营销制度的具体举措 四、改革过程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整顿营销队伍,提高准入资格标准,走精兵之路。 2、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提升营销员整体素质。 3、建立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内 容 摘 要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以来,寿险营销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寿险营销阶段。时间从保险业开始恢复至1992年美国友邦寿险公司进入上海开业之前。这一时期我国寿险业务以团体险为主,销售方式主要是保险公司员工直销和行业代理,销售手段则大量依靠行政命令。这一时期的寿险营销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第二个阶段,是转轨时期的寿险营销阶段。 1992年美国友邦寿险公司在上海开业,带来了全新的个人代理的营销模式,并很快抢占了上海的寿险市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接收营销员近5000人,业务规模超亿元。1995年上海77万张个人寿险保单,友邦寿险就占了70万张,当时在保险业界引起了剧烈的振荡,由此引发了国内寿险公司的竞相效仿,从此个人代理制成为国内寿险营销的主渠道,并得到了保险业界的普遍认同和推崇,极大地促进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以个人营销为主的寿险营销体制凸现出不少弊端,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