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文档题目: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 提交日期: |
2023-10-09 11:10:22 |
| 文档分类: |
保险学 |
| 浏览次数: |
2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下载地址: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7308
|
目 录
一、当前的我国人口现状以及养老模式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完善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内 容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大批城市工厂关停并转,城市青年再就业压力加大,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自1986年才正式开始,原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体的养老保险缴费模式面临着企业转制和倒闭带来的缴费难问题。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开始为每个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但由于以前没有资金积累,大量已经退休或者将要退休的职工,实际上他们的帐上是空帐。”目前,中国每年筹集的三、四千亿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用于保障现有的3600万参保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同时,令人关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础薄弱,成效不明显,更成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焦点。随着21世纪中叶的渐渐来临,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日趋紧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如何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式下更快的更趋于合理的规划好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结合政府力量、企业力量以及较为发达的商业养老保险制度。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