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我国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管理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3-10-09 10:24:58 |
文档分类: |
保险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我国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管理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5958
|
目 录
一、偿付能力的含义及其加强监管的必要性。 二、偿付能力的监管。 三、扩大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措施 内 容 摘 要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点。所谓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即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推行偿付能力监管,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保险企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所在,是防范和化解保险经营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险业特有的监管制度,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监管模式。 我国对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也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正常层次的监管,二是偿付能力额度监管。 中国保险业在经历保险市场高速发展时期的过程中,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暴露,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扩大保险业偿付能力。应充分考虑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风险性,采用风险资本标准,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的动态管理。要充分考虑责任准备金对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的重要性,要运用先进的方法提取准备金。我国目前应尽快改变这种保证金缴存银行、固定数量的做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公司的保证金也应寻求安全稳健的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以增强保险公司资本实力。我国还应改变目前统一的保险保障基金模式,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保障基金。要尽快确定总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和积累规模并充分考虑到总准备金的各项特点。积极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资金运用收益率。完善我国的再保险市场,加快再保险市场建设。加强对保险准备金充足性测试的检查,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进行联合或兼并,并控制小型保险保险公司的审批和经营。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