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4-10-08 16:26:13 |
文档分类: |
经济学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需要: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9698
|
目录 一、引言3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问题4 (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5 (二)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难5 (三)农村就业关注度不高5 (四)农村劳动力基数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6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出现问题的原因6 (一)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7 (二)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8 (三)乡镇企业、工厂逐步科技化8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解决对策9 (一)鼓励农民工创业,发展庭院经济9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0 (三)重视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文化素质培训11 (四)逐步取消城市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11 五、结语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我国的劳动力数量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容量。当前富余劳动力主要是由待业青年、企事业富余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农村闲置劳动力等组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抑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的最大矛盾和问题就是人均占有资源少,农民人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笔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收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局限性和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阻碍作用,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解决途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