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方式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提交日期: |
2017-11-13 10:21:25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方式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493,附开题报告 目 录
一、前言 1 二、文本结构的特殊性 1 (一)并置的文本单元 1 (二)循环的文本单元 2 (三)并置与循环的结合 3 三、时间叙事的特点 3 (一)叙事顺序 3 (二)时间的速度性 4 (三)时间和空间结合 4 四、结语 5 参考文献: 6
一、前言 中国文艺界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10年动荡后终于获得新的解放,不断有新的文学形式出现,改革文学、反思文学等开始进入人的目光。而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及文学理论也不断涌入国内,与国内思潮发生了融合,对中国文坛作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余华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深受川端康成、卡夫卡等人死亡情结的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了《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此文鲜给少女杨柳》等作品,形成了荒诞刺激的先锋文学风格。余华早期的文学作品极具反叛意味,血腥、暴力场景随处可见,为了突出作品的冷酷性和刺激性,他使用了更加平面化的叙事方式,整个作品结构更加零碎散乱,在给读者以极大的刺激性同时也导致作品隐喻过多、意象散乱,难以让大众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余华也开始意识到先锋文风的局限性,他的创作风格也从夸张冷酷像严肃传统风格靠拢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