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民俗描写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民俗描写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6-10-06 11:03:34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7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民俗描写 (需要: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6581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民俗描写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部堪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坛上独特的小说,作者以纯洁质朴的语言回忆童年生活真正贴近读者心灵的作品,这就是萧红的代表作品《呼兰河传》。文学大师矛盾曾经评价《呼兰河传》:“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一副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在其代表作品《呼兰河传》中成功地用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其东北故乡众多的独特的民风旧俗。一方面,民俗是萧红自己的文学创作观的独特创作题材的选用,通过这些民风旧俗的展现,揭示了东北呼兰河人民的“病态的灵魂”。在另一方面,萧红在文章中大量的民俗描写是为了表现她童年时期独特的对生命的感受和人生的体验。
[关键词]  民俗描写  人生体验  审美体验  反思

《呼兰河传》创作与1942年,这个时候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艰难的阶段,萧红的故乡小城呼兰河也已经沦落到了日军手中,成为了“伪满洲国”的领土,身在香港客居的萧红更加的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创作了描写自己故乡风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并在《呼兰河传》中用自己的深情记录下了故乡的民俗活动,比如跳大神、放河灯、娘娘庙大会等等,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不但表达了自己对童年时代生活的深切的怀念,而且记录了那个时期东北地区民间的风俗文化。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意象   意境   意趣.. 下一篇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特色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