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苏轼赠答词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6-05-03 15:08:0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苏轼赠答词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373 论苏轼赠答词 【摘要】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他自小接受儒家教育,以气节自勉,并“奋励有当世志”。读书时还“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借以丰富自己在政治、历史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苏轼的一生坎坷曲折,仕途偃倦,时起时落,双亲及爱妻王弗相继离世,与弟苏辙也常常是天各一方。两进三出蜀川,第三次出川直至死也未能回到故乡,漂泊一生。但苏轼始终是个“乐天派”,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与之往来,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在其赠答词中有更为直接的反映。苏轼一生词作有350首左右,在这为数不多的词作中属于“赠答”一类的词作占有四分之一多,足见其重要性。结合其诗、文及生平来解读这些赠答词,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走进这位文豪的内心世界,并还原出一个更为真实的苏轼。 【关键词】 苏轼、赠答词、分期 赠答词的发展演变轨迹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词之境阔,诗之言长” [1],这几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词的特质,说明了词之所以为词与诗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词的产生既是由于燕乐的兴起,也是因为诗至唐末,盛况难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