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世说新语》的名士形象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6-04-27 16:52:2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世说新语的名士形象 (需要:1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962 论《世说新语》的名士形象 [摘 要] “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其含义发生了不断地演变。春秋以前,士作为一个等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中国古代文化对于“士”的记载也非常多,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志人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世说新语》将德行设置在此书的第一章,可能是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也足以见得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德行重要性的认同。《德行第一》中的“裴楷恤贫”、“范宣受绢”、“殷公守贫”便给我们活生生展现了三位“泽披苍生的德义之士”。刚正不阿也是中国古代士阶层所推崇的品行之一,《方正第五》中“向雄受诏绝刘淮”,“羊忱骑射退使者”,“何允真言讽王含”便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中真正的方正之士。中国古代对女子的书写并不多,但《世说新语》中专门用一章描述女子的德行,实属不易。而且取名为“贤媛”,给予较高的评价,更是难能可贵。《贤媛第十九》中“昭君拒行货贿”,“曹母厉斥曹丕”,“谢安夫人婉言劝夫”,都给我们展现了魏晋时与众不同的贤媛女“士”。 [关键词] 士 德行 方正 贤媛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