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青春之歌》人物形象分析2014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4-05-21 15:11:0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青春之歌》人物形象分析2014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578 《青春之歌》人物形象分析 【摘 要】作为杨沫代表作的《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九 · 一八”事变到“一二 · 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的迅速成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革命青春之歌。通过对《青春之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青春之歌 人物形象 林道静 《青春之歌》是作者杨沫以亲身经历为基本素材创作的一部优秀小说。杨沫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湘阴县。出生于一个大学校长兼大地主的家庭。1928年入北平温泉女中读书,为了逃避封建包办婚姻,她离家独自谋生,做过乡村小学教师、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在奔波迷惘之际,她找到了党,这些经历为《青春之歌》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边区做妇女工作。后又担任过《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的编辑工作。解放后,她先担任《人民日报》编辑,后转北京市妇联任宣传部长。从1950年开始《青春之歌》的创作后,主要精力是从事小说创作。杨沫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从1934年发表她的第一篇作品《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开始的。1949年发表描写抗战生活的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8年出版了《青春之歌》。打倒“四人帮”后,出版了短篇集《红红山丹花》和长篇小说《东方欲晓》。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