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从《在酒楼上》看鲁迅的魏晋参照2014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4-05-20 15:09:2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从《在酒楼上》看鲁迅的魏晋参照2014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346 从《在酒楼上》看鲁迅的魏晋参照 [摘 要] 鲁迅作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与魏晋那个“文人自觉”的时代结下不解之缘。作为一种异代回响,他的小说中融汇着“魏晋式”的因素,熔铸着魏晋时代的精神。本文以《在酒楼上》为例,探寻其中的踪迹。 [关键词] 文人 酒 雪 魏晋参照 孙伏园先生说:“从前刘半农先生赠给鲁迅先生一副联语,是‘托尼思想,魏晋文章’。 当时的朋友认为这副联语很恰当,鲁迅先生自己也不反对。”[孙伏园:《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杂感二则》,重庆:《新华日报》,1941年10月21日]作为一种异代参照,他的作品中融汇着“魏晋式”的因素,熔铸着魏晋时代的精神。 王瑶先生最早指出鲁迅小说与魏晋人物的相通之处。他说,《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的塑造,跟鲁迅对魏晋时代的某些人物的看法有类似之处。他强调吕纬甫性格中的那种颓唐、消极,嗜好和随遇而安,类似于刘伶;而魏连殳则具有一种稽康、阮籍似的孤愤的情感。下面,沿着他开启的思路,对《在酒楼上》进行解读。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