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21 21:35:0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16 |
下载次数: |
9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845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聊斋志异》中写的一些鬼的形象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种:一为恐怖的狰狞厉鬼;二为多具人情,和易可亲的善鬼;三为对某物执着迷狂的痴鬼。蒲松龄塑造了这些形象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孤愤”,这些鬼形象也承担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鬼形象 中国的鬼文化源远流长,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日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因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中国小说史略》)。这类讲述鬼故事的鬼神志怪之书首推干宝的《搜神记》,晋宋之初陶潜的《搜神后记》,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的《幽冥录》。那么到底什么是鬼呢?《说文》:“鬼,人死归为鬼,从儿,⊕象鬼头。”一般认为鬼是人死后离开形体而存在的精灵或死亡的祖先,或万物的精灵。①人们研究鬼,镇压鬼,可见鬼又一直作为一种阴影笼罩在人们的心头,虽然它们的形象是以人为基础变形改造出来的。到了后来,人类对某些自然现象和生老病死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鬼也有人提出了疑问,甚至有人从理论上否定鬼神的存在,著名的如范缜的《神灭论》和王充的《论衡》。虽然如此,鬼在人们心目中却仍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鬼故事在民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顽强地流传着。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蒲松龄先生所写到的三种不同的鬼形象: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