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21 16:36:23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5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727
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按照教师为他们设计的方向前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应该去理解他们,挖掘他们的心理并巧妙的把其心理特点结合到教学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中学生的心理具有以下特点:初中生心理的过渡性;初中生心理的闭锁性;初中生心理的社会性;初中生心理的动荡性。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我认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的相应教学方法:(一)尊重学生,培养个性;(二)转变观念,师生互动;(三)渗透理想教育;(四)培养意志,克服困难。
[关键词] 学生  主人  教育  心理  方法
初中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朝气逢勃、奋发向上的时期,也是他们人生的黄金阶段。这时期学生的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语文教学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制约作用。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组织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和引导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风貌是极为必要的。现代教学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中心。”因此,教学中要时刻将学生摆在首位,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特点,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而学生的行为能力倾向和智力发展状况,直接受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则必须先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才能拥有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揣摩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联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巧妙利用,期望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下一篇中篇小说《打火机》中余真形象解读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